BRICs、VISTA、VIP、CIVETS、MINT……。這些字母縮寫都是有潛力的新興市場國家集團的簡稱。如今,有多少人能完全回答出這些簡稱具體指哪些國家呢?即使在作為新興市場國家象徵的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都可能已被視為昨日黃花。
在處於上升期時,積極因素會受到關注,而在走上下坡路時,薄弱的地方易於受到關注。市場始終呈現出這種感覺,而目前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和股票面臨的情況正是後者,這猶如是一場「找弱點遊戲」。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退出第三輪量化寬鬆(QE3)的預期將對遊戲的走向起決定作用。
曾遭到忽視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弱點
「經濟增長過於依賴投資」、「資源以外行業未能得到發展」、「限制過多」、「赤字」……。指出新興經濟體經濟的結構性弱點的聲音充斥市場。而這些問題在2000年代初期新興經濟體熱潮興起時就已經存在。但是,在資金充斥的背景下,投資者一直在低估新興經濟體的弱點。
而在QE3退出預期導致新興經濟體的流動性水位開始下降之後,投資者的態度為之一變。如今,投資者不再關注新興經濟體相比已開發國家更高的增長率等,而是一心尋找拋售貨幣和股票的藉口。
由於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前景感到悲觀,已經有觀點提到上世紀90年代的金融危機。但筆者認為,這可能是反應過度。
「基於金融危機的教訓,很多國家都已通過擴大外匯儲備和採用浮動匯率制來防範資金流出。即使是經常收支赤字正在膨脹的印度,其凈資産餘額也足以抵禦危機」
「觀察新興經濟體此前取得的成果可以發現,即使存在短期曲折,但未來肯定將走上長期的經濟發展道路」
持上述主張的英國《金融時報》社論與已陷入輕度恐慌的市場劃清了界線。現在需要暫時忘記那些有點胡編亂造的字母簡稱,而應重新對新興市場國家進行冷靜分析。
在印度盧比和巴西里爾出現暴跌的背景下,英國巴克萊銀行提出了「貨幣脆弱性指數」這一指標,並引發了關注。上述指數是利用「短期外債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例」、「經常收支」以及「信用評等」等7個指標,來衡量以中國為代表的17個新興國家和地區,並按穩定度高低進行排名。將各項指標的排名綜合在一起,數值越小的國家和地區「脆弱性越低」。
脆弱性最小的貨幣是人民幣
將調查結果繪成圖表可以發現,脆弱性最小的貨幣是中國的人民幣,而最高的貨幣則是土耳其里拉。雖然巴西里爾也進入了高脆弱性陣營,但印度盧比則僅存在中等風險。可能有人對此存在異議,感到與事實不符。但重要的是,應避免陷入恐慌,進而為尋找有望在「找弱點遊戲」中全身而退的國家而確立自主評價指標。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平龍四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