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從梅克爾大勝看德國政黨興與衰

從梅克爾大勝看德國政黨的興與衰

2013/09/26

PRINT

     當地時間9月22日下午6點,歡慶與沮喪同時降臨在德國首都柏林。在德國聯邦議會(眾議院)選舉投票結束的同時,各家媒體就報道了在投票站出口處進行的調查結果,今後4年各黨的命運由此揭開。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歐洲危機的背景下以穩定局勢為武器實現了連任。這一歷史性的選舉結果鮮明描繪出了德國政治的盛衰榮枯。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22日的德國大選中取得勝利,在CDU總部手拿花束笑容滿面(AP)
 「喔……」,人們發出了猶如足球場進球時的歡呼聲。在梅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簡稱CDU、基民盟)總部康拉德·阿登納大廈,當看到顯示基民盟及其同盟黨派基督教社會聯盟(CSU)的共計得票率接近42%的電視報道後,聚集在此的該黨黨員爆發出歡呼。此次得票率甚至高於上次的2009年,時隔約20年首次超過40%,這一得票率可以説高的讓人出乎意料。

 此次與其説是政黨的勝利,不如説是在歐元危機中巧妙地保護了德國國家利益的梅克爾個人的壓倒性勝利。在結果公佈後約40分鐘,梅克爾在「ANGIE」(取自其名字「Angela」)的連呼聲中登上舞臺,笑容滿面地表示這是「非常精彩的結果」。她在向選民、支援者以及黨員表示了謝意之後,面帶羞澀地表示,「還要感謝站在這裡的我的丈夫」。

  在整個公佈投票結果期間,每當傳出獲得單獨過半數席位的預測,在基民盟總部宴會會場,喝著啤酒和白葡萄酒的人們便會響起歡聲。在最終結果公佈之後,雖然得票率略低於預想的過半數,但人們的熱情和興奮卻到夜深也未平靜。

  此次選舉宣告了梅克爾第3任期,也可以説「梅克爾時代」的到來。在幾乎是一枝獨秀的勝利背後,也有不得不面對嚴峻現實的失敗者。這也折射出德國政治的「地殼變動」之劇烈。

 選舉中的最大意外是,自第2次世界大戰後原西德建國以來,一直作為中間勢力核心的前執政黨自由民主黨(FDP)的隕落。其得票率從曾創歷史高點的14.6%跌至4.8%,甚至低於能獲得議會議席的5%,首次在德國聯邦議會失去了議席。

  以被稱為「經濟奇蹟」的戰後德國高度增長期為中心,自由民主黨曾一直與保守派基民盟以及社會民主黨(SPD)組建聯合政權,並曾握有經濟部長和外交部長的職位,在德國政治中發揮著維持平衡的作用。但由於其提出的減稅等上次選舉的競選綱領大部分被聯合執政夥伴梅克爾所忽視,結果支持率銳減,而黨內人事換屆調整也以失敗而告終。「我將承擔這個責任」。2年前,當時年僅38歲年就受命重振自由民主黨、但未能完成這一重任的該黨黨魁羅斯勒帶領垂頭喪氣的其他黨幹部表示了辭意。而年僅34歲、更加年輕的前黨幹事長林德納23日宣佈將參與競爭下一任黨魁職位。

  與大型政黨劃清界限的中堅政黨也陷入了苦戰。特別是作為環境政黨、1998~2005年曾是聯合執政黨的綠黨的衰落。2011年,在日本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之後,該黨支持率曾一度達到百分之十以上,但競選綱領涉及到的增稅等其本來特色以外的主張産生了消極影響,在22日的選舉中,得票率僅為8.4%。甚至落後於以前東德為主要基地的左派政黨。該黨23日也表示,將在11月底提前改選黨領導層。

  另有一部分認為無論是大型政黨還是堅持中間路線和重視環境的政黨都無法滿足其期待,並深感失望的選民。他們的選票被認為流向了對現在的歐元區單一貨幣體制持批判態度的新政黨「德國的另一個選擇(AfD)」。「基民盟已經不再保守。而大聯合也難以期待。為了維護民主主義,我選擇了AfD」。在設在柏林大量移民聚居地區的投票站,一位名叫克里斯汀的選民講述了為表示抗議而投票給AfD的心境。「在選戰結束階段,AfD迅速擴大了支持率」,輿論調查機構相關人士吃驚地表示,該黨支持率達到4.7%,接近可以在議會獲得席位的5%。該黨黨魁盧克表示「心情非常複雜」,顯示出了其對支持率迅速擴大的喜悅以及未能獲得聯邦議會席位的懊悔。

 在得票率方面大幅落後的最大在野黨、社會民主黨也面臨艱難的選擇,那就是是否再次加入梅克爾陣營已經開始討論的聯合政權。作為總理候選人參加選舉的前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表示,「球已經被擺在了梅克爾那邊的球場」,其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會為組建穩定政權而參加聯合政府。在2005年的選舉中,社會民主黨曾在最後階段奮起直追,最後與梅克爾所屬的基民盟的得票率僅差1%,從而獲得了接近對等的強大談判能力。而在此次,很有可能只能成為梅克爾的「次要或作夥伴」,也就是説,很可能成為發言權較低的聯合對象。

  在悲歡交加的局面下,在已站穩腳跟的梅克爾的下一屆政權背後,德國的選戰反映出的是前景模糊的政治環境。在明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之前,反歐元勢力AfD是否將擴大影響力等,此次選舉還蘊含了對區域內其他國家政局造成影響的要素。隨著聯合政權的組建,其背後的中小政黨的動向也值得關注。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菅野幹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7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2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