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討論中國經濟能否軟著陸時,中國已經開始採取行動。其典型事例就是李克強總理主導的在上海啟動自由貿易的嘗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啟動,將大膽廢除針對外國企業的限制,促進貿易和金融的自由化。
提防TPP和TTIP
設立自由貿易區不僅僅是為了開放上海,而是希望以上海為突破口,對中國經濟進行改革。中國政府提防的是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以及美國與歐盟(EU)推進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
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詳細內容在9月底公佈,在18個領域放寬了管制。
在金融領域,將啟動利率的自由化以及跨國境的人民幣交易。將允許外國金融機構設立合資銀行、放寬對借貸公司的資本限制,擴大投資領域。對於進駐的企業將採取「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除了以清單的形式寫明存在的限制和禁止的項目外,其他項目都可以自由。
雖然進駐企業對只剩一週時間了,但是還沒有公佈具體內容而感到困惑,不過中國領導人的態度要比外界想像的更堅定。中國政府將上海自貿區定位為「國家戰略」,計劃自上而下的推進自由化改革。鄧小平在天安門事件後的1992年,針對發展速度較快的上海等地,再次確認了改革開放的方針。這就是著名的南巡講話。之後,朱鎔基總理踩下經濟改革的油門,使中國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
上海是經濟開放的聖地,因此提出「李克強經濟學」的李克強總理再次選擇在上海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想必李克強是感受到了吹向中國經濟的逆風,希望再一次創造成功模式。那麼,所謂的逆風指的是什麼呢?
首先,以廉價勞動力和低價人民幣為武器的勞動密集型經濟發展模式已開始碰壁。降低對能源和資源的依賴程度,提高經濟整體的生産效率成為當務之急。因此,必須完善自由的投資環境,吸引技術實力卓越的外國企業進駐。
另一個是全球加速推進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中國十分擔心被孤立。美國主導的TPP方面,日本也宣佈參加談判,並逐步掌握亞洲、太平洋州地區的主導權,對此中方也深感擔憂。
除了TPP,中方還十分關注歐美間的TTIP。TTIP的I代表「Investment(投資)」,歐美不僅要主導貿易,還打算主導制定投資規則。
歐美主導制定投資規則牽動著中國的神經
「不僅為歐美,還將為強化多邊貿易系統的全球化規則的發展做出貢獻」,今年2月美國和歐盟發佈的首腦聯合聲明中這樣寫到。中國擔心歐美將制定對已開發國家有利的投資規則。
僅僅在外交談判中發表自己的觀點還遠遠不夠。必須參與TPP和TTIP等高級別自貿區的規則制定。上海自貿區的嘗試就是出於這種考慮。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瀧田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