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日在東亞峰會打成了平手?

中日在東亞峰會打成了平手?

2013/10/22

PRINT

  汶萊,南洋風情,常夏之國。海邊綿延著茂密的紅樹林,時而有幾處水上村落。和這番悠閒景致迥異,日前這裡上演了一場激烈的外交交鋒。

出席東亞峰會的中國總理李克強(10日,KYODO)
  10月10日,東亞峰會在汶萊召開。東亞峰會是每年一次由東盟、中日韓、美國、俄羅斯等泛東亞地區18個國家領導人參加的會議。本次東亞峰會的焦點之一是中國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島爭問題,也就是「南海問題」。

  「所有的相關國家都必須遵守國際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如此呼籲。雖然安倍避免了直接點名,但是他話中所指就是中國,可以説是人所共知。安倍要求在南海和東海持續攻勢的中國能夠克制。

  對此,中國總理李克強反應激烈,他説「南海爭議應由直接當事國通過協商談判和平解決」,非當事國的國家不應該干涉。

  中日領導人直接較量

  本來,美國總統歐巴馬也計劃出席東亞峰會,屆時難免要給中國一些警告。但是歐巴馬因為美國政府停擺,取消了出席計劃,而讓國務卿克里代為出席。克里比起各國領導人,級別還是要低一些。所以人們在東亞峰會上看到,中日兩大國的領導人在正面較量。

  那麼最終兩方究竟哪方獲勝了呢?據日本政府人士透露,除日本外有10個國家的領導人的發言涉及南海,其中7個國家的領導人表達了和安倍一樣的主張。

  也就是説,除了中日之外的16國,明確支援日本的國家略少於一半。也就是説,中日大致取得了平局。

  這一「平局」的現狀,透露出了夾在美日和中國之間的東盟國家的複雜心態。

 
  秋田浩之的其他文章

  知日派高官透露美國真實想法

  史諾登的《罪與罰》

  史諾登讓美國最擔憂的惡夢

  習歐會對日本的影響

  習近平與歐巴馬到底要談什麼?

  歐巴馬和安倍如何談的中國

 

  事情的前因還得從東亞峰會的前夜説起。10月9日,當日召開了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在本次會議上,中國總理猛地點起了兩把火。

  第一把火是提議積極探討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以為中國和東盟的戰略合作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引領雙方關係發展。

  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友好姿態,但是中國的意圖並不簡單。有一些線索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中國的真意。事實上,目前中國已經和俄羅斯、中亞國家等簽訂了類似的睦鄰友好條約。

  簽約時間是2007年,條約名為《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值得注意的是條約內含的以下內容:

  「締約各方不參加任何針對其他締約方的聯盟或集團,不支援任何敵視其他締約方的行動」。

  「出現威脅某一締約方安全的情況時,該締約方可在本組織框架內與其他締約方舉行磋商,以妥善應對出現的局勢」。

  把東盟和美國拉開的戰略手段

  東盟國家中和美國簽有安全保障協議的國家並不少。如果和中國簽訂「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這些國家就不能再和美國配合在南海問題上牽制中國了。

  中國總理的第二把火目的更加明確,那就是邀請東盟國家的國防部長適時訪華。「完善中國-東盟防長會議機制」。對這個提議,東盟國家沒有立即回答,停留在了「注意到」中方倡議的階段。

  不僅是東盟,一般而言,任何國家的軍方對外都會比較強硬。因為他們負有守衛領土和領海的職責,所以自然應該強硬。通過定期的防長會議機制,直接做各國對華強硬派的工作,中國的打算大概在此吧。

  中國這一提議的背景還有美國。美國已經在探尋各國對在夏威夷召開美國-東盟防長會議的意向。歐巴馬雖然缺席了東亞峰會,但是即便在美國政府停擺危機之中,在亞太地區,圍繞海洋秩序而展開的主權爭奪,卻變得越來越激烈了。

 本為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0
具有一般參考性
 
5
不具有參考價值
 
79
投票總數: 11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