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婚介死纏爛打地遊説,婚介網站難以相信,前不久日經中文網刊登的了我的《走進日本婚介》,通過親身體驗對陷入過度競爭的日本婚介行業的不合理現象等進行了介紹。在此後進一步的採訪中,我又了解到最近在日本由「老爸老媽」們充當主角的「親子婚活」可謂一派繁榮。這能否給正陷入困境的日本婚介行業帶來轉機呢?我再次深入了現場。
成敗一目了然
9月一個星期日的下午,總共約100位60~70多歲的男女聚集到日本東京都內一家酒店的房間。這是由「婚活支援父母之會」組織的一次「父母代理相親聯誼會」。聚集於此的均是前來為子女尋找結婚對象的老爸老媽。其中也能發現跟著一起來的兒子或女兒的身影。大家表情嚴肅而專注的閱讀著現場分發的資料。這些資料裏寫著子女們的個人簡介,而老爸老媽們卻似乎一邊看一邊在心裏盤算「這個好像比較般配」……
首先,由給兒子尋找對象的老爸老媽將「個人簡歷」放在桌子上後暫時離場,隨後,由給女兒尋找對象的老爸老媽依次翻閱放在桌上的個人簡歷。告一段落後,暫時離場的老爸老媽再次回到房間,進入相互交換簡歷的程式。而在整個過程中,掌握對話主動權的似乎都是老媽。
「雖然有結婚的念頭,但周圍沒一個合適的對象」。
「我想如果讓他們本人見面,一定會聊的很投緣的」。
老爸老媽們一邊互相看著簡歷一邊交談,如果遇到「看起來挺投緣」、「感覺很般配」的情況就會相互交換,進而實現下一步交往。
當然,其中也有互相看了簡歷後稱「好像有點勉強。不好意思」,進而交換不成功的情形。在現場,成敗可以説是一目了然。老爸老媽中,既有因屢次交換成功而興奮不已的,也有因「屢戰屢敗」而失落的站在一邊的。當然,也有雖然跟來卻把一切事情都全權交由老爸老媽,站在牆角發呆的兒子的身影。我詢問了幾個跟隨老爸老媽一同前來的子女的心情。
一位30多歲的女兒表示,「為了尋找對象,我自己去過婚介,也參加過聯誼會,但都不太順利。雖然不想給爸媽添麻煩,但他們表現的很積極,所以沒辦法只好答應參加(親子婚活)」。
另一位30多歲的兒子則説,「我在工作上邂逅對象的機會很少。而如果嘗試在公司內部尋找的話,失敗後的風險也很大。我去年也曾考慮與一位女性結婚,但由於家的反對,結果沒能如願。於是,就和爸媽一起開始參加(婚介活動)了」
並非「過分保護」
據了解,曾單獨參加婚介活動但因進展不順利而被迫參加「親子婚活」的情況似乎很多。於是我又決定傾聽一下老爸老媽們的想法。比起子女,他們的心裏顯然更充滿了焦慮和無奈。
一位代替女兒來參加活動的老爸説,「我的女兒是一個公司職員,收入穩定,但一輩子一個人怎麼行?現在可能還好,但到40、50歲,她一定會感到寂寞,也肯定會對此後悔。所以,父母也有責任幫著一起參加婚介活動。父母之間先取得相互了解之後再讓本人見面,成功的幾率可能會更高」。這位老爸這次成功交換到了8個人的簡歷,他説,「回到家後要讓我家女兒好好看看,希望無論如何都要促成交往」。
另外一位代替女兒來參加的老媽則説:「我女兒説工作很忙,因此很少參加婚介活動,不過她應該很想結婚。我老公説‘女兒都培養上大學了,剩下的就別操心了’,但我覺得,她上年紀後如果身邊連個講話的人都沒有,一定會很寂寞。對於父母代替孩子來參加婚介,其實我心理感到非常抵觸,也很傷神,但能為女兒做的或許也就這些了。過40歲的話,對象可就真的難找了」。這位老媽的成果是5個人的「簡歷」。
雖説是孩子,但也都是30多歲名副其實的成人了,但是對於老爸老媽來説,擔憂孩子未來的心情似乎到多大都不會改變。
在傾聽了老爸老媽和子女雙方的心聲後,我發現親子共同參加婚介活動似乎並不能輕易理解為是日本社會廣泛認為的父母對子女的「過分保護」行為。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父母的擔憂自不必説,孩子自身也希望得到一個能為父母所理解的婚姻,所以我覺得「親子婚活」是成就婚姻的一個有效途徑。「婚活支援父母之會」從2008年起就開始組織僅有父母參加的代理相親活動,2012年起,改成了可以由子女和父母一起參加的「親子婚活」。該組織負責人松下佳子表示,「我們(通過活動)發現如果父母和本人都感覺滿意的話,可以更快促成結婚」。
據日本政府發佈的《2013年版少子化社會對策白皮書》顯示,從終生未婚率來看,男性佔20.14%,而女性佔10.61%,與30年前的日本相比,男性升至10倍,而女性也升至2倍以上。在日本相關行業中領先一步,從2006年起提供代理婚介活動服務的東京的Senior Life公司社長升村要分析稱,「由於未婚率正在上升,父母代理婚活的需求正在增加」。
Senior Life公司截至去年,每年會在東京組織4次婚介活動,而今年將增加至5次。繼東京、大阪、名古屋和福岡之後,還將在札幌和廣島舉辦相關活動。還考慮在靜岡和仙台舉辦。原因是在日本全國「代理婚介」需求正日益擴大。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據稱,最近相比父母,也有更多子女積極前來諮詢。Senior Life公司表示,「也有曾經嘗試其他的婚介服務,結果進展不順利甚至受到傷害,結果前來我們公司諮詢的情況」。
(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皆上晃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