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日本製造業將喪失競爭力?

日本製造業將喪失競爭力?

2013/12/20

PRINT

      安倍政權上臺已經差不多1年,日本經濟走上復蘇。而借助日元貶值等東風,以豐田為代表的出口型製造業企業也恢復活力,股價也持續走高。

  但是,最近的一份報告卻給沉浸在興奮中的日本潑了一瓢冷水。這份報告是國際能源機構(IEA)最近發佈的2013年版《世界能源展望》。從中似乎可以了解世界正如何看待未來的日本。

  據IEA分析,全球製造業平均每創造1美元的附加值,將消耗135克石油(或與之相當的能源)。將其換算為成本,將為0.07美元,也就是相當於附加值的7%。

  如果能源價格上漲至1.5倍,則這一比率將擴大至10.5%,這必然會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帶來巨大影響。

     能源成本變動將導致國際競爭力的重新排序

  IEA預測稱,這種能源成本變動導致的國際競爭力重新排序在今後20年這一時間長軸上,將在日本、歐洲和美國之間發生。受益於頁巖氣革命,能源成本不斷下降的美國將恢復其高耗能行業的地區競爭力,進而促使“再工業化”取得進展。而另一方面,不得不以較高價格採購能源的日本和歐洲將成為“落後群體”,將喪失出口競爭力。

  在鋼鐵、石油化學、紙漿和水泥等高耗能産品市場,歐洲在世界整體出口額中所佔的份額目前為36%,而日本僅為7%。而到2035年,將分別下降至26%和4%,除了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之外,發達國家中只有美國的市場份額將從目前的10%提高至11%,這就是IEA預測的核心內容。

  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目前已經出現了材料産業尋求擺脫日本的跡象。新日鐵住金已經宣佈收購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ThyssenKrupp)在美國阿拉巴馬州擁有的汽車用鋼板等工廠。通過一系列的收購和設備擴張,該公司的汽車鋼板産能在日本國內為700萬噸,而在海外則將達到900萬噸,海內外所佔比率將於近期出現逆轉。

     “重厚長大”型産業加快向海外轉移

  新日鐵住金等企業的舉措或許是為了與日資汽車廠商拓展海外市場保持步調一致,但如果一旦受到能源成本的日本國內與海外價格差推動的話,包括化學産業等在內,“重厚長大”型産業(包括鋼鐵、化學、電氣設備、造船等重工業及化學工業)將加快向海外轉移。

  那麼,日本該如何應對呢?舉措之一是官民攜手不斷努力降低能源成本。除了降低化石資源採購價格等針對供給端的舉措之外,需求端的節能努力也不可或缺。據IEA統計,在紙漿和石油化學領域,日本的節能率高居世界首位,但鋼鐵和水泥行業則落後於歐洲等,仍然存在改善的空間。

  舉措之二是轉變産業結構。不過,這並非是任由材料産業從日本消失、剩下全交給IT産業等等不切實際的討論。即使同樣是化學工業,通過將重心從類似乙烯那樣的量産産品過渡到單價更高的精細化學品,就將可以形成可吸收能源成本上漲的體制。日本需要這種內在的結構轉變。

  東麗就是這樣的例子,該公司專注于被認為“在日本絕對無法賺錢”的纖維産業,成功將其打造成為了“搖錢樹”業務。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西條都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1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4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