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某位長期在美國從事汽車行業採訪工作的記者來説,這真是「奇怪的典禮」。
對中方讚不絕口
2013年11月18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德國戴姆勒和中國的國有大型汽車企業北京汽車集團的合資引擎工廠啟動生産。在工廠內舉行的開工儀式上,不僅德方和中方的企業主管,北京市政府的主要領導也到場祝賀。期間,戴姆勒公司的領導對中方可謂讚不絕口。
|
德國戴姆勒開始在中國生産引擎 (北京市) |
「採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産技術。因為我們把中國定位為最重要的市場」,「我們的合資事業將會進步,中國的汽車産業也迎來了全新發展期」,「如果沒有大家的努力,這樣偉大的計劃也很難成功。」……
致辭時,數百人的掌聲充滿會場。主角是北汽,我們不過是配角——戴姆勒方面的表演,渾然不似1886年在全球最先開發出汽油車的著名廠商。據説,戴姆勒是在模倣中國人的做事方式。
戴姆勒在這個引擎工廠的投資了4億歐元。這是一家年産能25萬台的大型工廠。工廠首先將生産供給中國市場銷售的豪華車「梅賽德斯·賓士」C級和E級車的産品。從2014年開始計劃向德國本土反向出口引擎。
對於汽車而言,引擎是決定其性能的核心中的核心。生産引擎必須要有技術和經驗。仍然有很多外國車企擔心技術外流而對在華生産引擎頗為躊躇。何況戴姆勒生産的還是重視品質的豪華車。其「心臟」要「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這在戴姆勒內部也激起了爭論。
但是,戴姆勒最終做出了決定。而且還是大幅超過2012年整車生産業績(約10萬輛)規模的引擎工廠。在中國生産引擎,使産業流程更加連貫,將提高其整車的生産水準。戴姆勒方面可能也有此種考慮。但某業界人士透露,「貌似中國政府強烈要求在中國生産引擎。著名企業還是向中國屈服了。」
事實上,戴姆勒正在和北汽急速靠近。
引擎工廠開工後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19日。戴姆勒公佈,已和北汽就向北汽的乘用車子公司出資12%達成協定。出資額為6.25億歐元。戴姆勒將向該子公司派遣兩名董事,以強化「梅賽德斯·賓士」的合資生産銷售事業。
建造世界最大規模的豪華車工廠
還是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車輛組裝工廠也在建設中。戴姆勒將和北汽共同投資650億元,計劃年産能50萬輛,將是世界級的豪華車工廠。戴姆勒的負責人迪特·蔡澈(Dieter Zetsche)強調:「這是為了在中國長期開拓事業的戰略投資。希望和北汽深化合作關係」。
戴姆勒如此著急甚至可以稱得上「大獻殷勤」地擴大投資和合作,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要從今年2月講起。
「最近的銷售業績絕對無法接受。我對大家的工作方式存在巨大的擔憂」,中國各地的梅賽德斯·賓士的銷售店紛紛收到了這樣一封郵件。發件人是梅賽德斯·賓士的中國銷售負責人倪愷(Nicholas Speeks)。這是一封督促各經銷商努力的信函。
倪愷到今年1月末為止歷任梅賽德斯·賓士的日本公司社長等職務,作為通過積極行銷積累業績的「有手腕」經營者而為人所知。他發出這份郵件意在打開中國市場的局面,卻沒想到引來了軒然大波。
同樣是世界級品牌,梅賽德斯·賓士和同樣來自德國的奧迪和寶馬相比有著巨大的差距。品質不輸競爭對手,為什麼賣不動?倪愷在郵件中如此結尾道:「如果大家的能力和努力沒達到我們的要求的話,不論過去的合作關係有多麼良好,我們必將在不遠的將來採取相應的措施」。
代理商暴怒
如此高壓的言辭激怒了各家代理商。
北京市內一家梅賽德斯·賓士的經銷店的負責人表示,戴姆勒總是採用壓迫性的態度,幾乎不聽銷售一線的意見。代理商和梅賽德斯·賓士的關係惡化。今年3月出現了銷售將更加惡化的徵兆,戴姆勒終於改變其在中國的銷售戰略。
首先是將之前分成兩塊的進口車和中國産車的銷售部門合併。通過和北汽的合資企業,走出了重整在中國的「梅賽德斯·賓士」品牌的步伐。同時開始著手擴充覆蓋內陸地區的代理網路。據説都是傾聽了銷售一線的意見的結果。
推出改革舉措的3月之後,銷售輛數確實開始上升。在中國,德國的方式不行。切身感受到這一點的梅賽德斯·賓士,接下來選擇了擴大在中國生産引擎的規模,以及擴大和北汽的合作。
「那麼為德國方式感到自豪的戴姆勒,在中國卻如此謙卑」,曾經和戴姆勒有過合作關係的日本三菱自動車的相關人士也不禁苦笑。連豪車名企也不得不為之折腰的巨大市場,那就是中國。
(阿部哲也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