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於歐美的金融危機已經看到結束的曙光,但危機過後的世界前景並不明朗。1月25日閉幕的達沃斯論壇瀰漫著已經好久不見的樂觀情緒,但仍有人對未來前景持慎重態度。在美國經濟迎來復甦的同時,也出現了擔心新興市場國經濟失控及已開發國家因高失業率和貧富差距擴大而導致政治動盪的聲音。
今年達沃斯論壇的特點是主角從新興經濟體向已開發國家的轉變。
美國財政部部長傑克·盧表示美國經濟已經復甦:「財政緊縮的不良影響正在消減,企業心理也得到改善。今年將增長3%,這對美國來説是一個不錯的成績」。日本則由首相安倍晉三與日銀總裁黑田東彥的組成雙人組合,強調在經濟上正逐步擺脫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的通貨緊縮。
金融系統還存有脆弱性的歐洲也走上了「增長前景正在改善」(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的階段。
相反,人們開始將懷疑的目光轉向新興經濟體。在金融危機前曾預言美國房地産泡沫破滅的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警告稱:「美國的金融寬鬆縮小與商品價格上漲週期結束等新興市場國面臨的外部環境正在惡化。經常收支轉為赤字的國家大概要顯露出明顯的脆弱性」。
但日産總裁卡洛斯·戈恩認為「新興經濟體的潛力遠遠高於已開發國家。我們的投資著眼於20年、30年之後。短期內出現波動是無所謂的」。
對於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前景,也有人不看好。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前財長桑默斯認為「在美國,企業的設備投資並未增加,仍有長期失業繼續的可能」,指出經濟有可能長期陷入停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也指出了歐洲陷入通貨緊縮的危險。
隨著經濟恢復增長,也出現了提醒戒除過於安心的聲音。西門子總裁凱撒強調「解決年輕人失業問題和歐洲進一步走向統一的腳步絕不能停頓下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CED)秘書長葛利亞剛表示「如果不進行改革,將很難確保持續增長」。
另外還出現了擔心國際政治局勢的聲音。沙特前駐美大使圖爾基•費薩爾批判美國總統歐巴馬放棄了曾一度確定下來的軍事干預敘利亞:「美國領導人應當對自己説過的話負責」。美國參議員麥凱恩也指出美國正在走向孤立主義,警告「照此下去,很容易讓全世界失去對美國的信任」。
擔心中日軍事衝突的聲音也進一步高漲。在歐洲,有人擔心會以經濟長期停滯為導火線,在5月份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反移民政黨的得票有可能出現大幅增長。
美國雖然經濟走上復甦,但領導能力顯著下降。歐洲經濟真正走向復甦仍遙遙無期。新興市場國遇到增長壁壘。本屆論壇可以説給人留下了雖然金融危機已經結束,但世界仍無法令人放心的印象。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實哲也 于達沃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