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據説世界上第一個提出質疑中國宏觀經濟統計可信性的學者是美國匹茨堡大學的湯瑪士·羅斯基教授,此公悍然挑戰我國宏觀經濟可信性的依據是其計算中國政府公佈的能源消費和電力消費與GDP的彈性值。通常能源和電力消費與GDP增長應該呈現明顯的相關關係,彈性值不會有太大波動,但觀察中國的相關彈性指數發現有明顯的人為篡改的痕跡。於是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界就中國的宏觀經濟統計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
柯隆 |
無獨有偶李克強總理在履職之前就明確表示宏觀經濟統計可信度低,不知就任近3年來李總理對其麾下的統計局和統計體系的改革是否滿意?海外一些不懷好意的人以「克強指數」來説事。所謂克強指數是海外媒體擅自命名的李總理發明的一個指數,其包括鐵路貨物運輸、電力消費和銀行貸款餘額的增加。其實這個指數完全無法取代GDP,首先這三個成份數據無法計算成實際值,第二無論是生産資料還是消費資料,這三個成份數據都過於片面,我無法得知當時為什麼選定這三個成份數據,不敢妄加評論。
總之,中國的宏觀經濟統計應該是問題多多。不久前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發佈了他們根據克強指數推算出的眼下的GDP增長值應該是5%。恕我直言克強指數本身就缺乏合理性,據此算出來的GDP增長值有多少説服力我不敢認同。美國的研究小組也發佈了不少他們對中國經濟統計的看法,更多的是質疑。因為沒有人能夠得到第一手的原始數據,所以只能是以邏輯推測。
實際就今天的中國經濟統計體系來説,已經相當現代化,特別是經過1993年世界銀行的援助,國內專家們的努力,中國的統計系統已完全擺脫了原蘇聯的MPS國民收入統計體系,接軌到國際通行的國民經濟統計體系(SNA)。同時,收集原始數據也不再完全依靠下級統計局對上級統計局的彙報,而更多的是通過採樣分析收集統計數據。産業關聯表中的産業分類也越來越詳細和科學,一旦原始數據進入産業關聯表以後很難就一些數據做局部的篡改。
今天的宏觀經濟統計缺乏科學性從而影響可信性的主要問題除了原始數據的可信性不夠以外,可能還出在物價指數的計算上。我們可以很容易觀察到,統計局在測算物價指數時將物價上漲最猛的食品和住房消費的比重大大壓縮,而價格上漲幅度不大的通訊費和交通費的比重一直被誇大,這樣算出來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可能被低估。
打一個簡單的比方,如果名義GDP增長9%,消費者物價指數實際增長3%,那麼實際GDP增長就是6%,但如果物價指數被人為壓縮成2%,那麼實際GDP增長就成了7%。這樣看來統計有點像算數遊戲。所以,如何科學地制定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成份比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下圖展示的是過去30多年來中國的名義GDP、實際GDP和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變化。今年來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然比人們感受到的物價上漲水準要低。
話説回來,雖然實際GDP增長率有可能因為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計算缺乏科學性而被高估了,在此必須強調的一點是中國的GDP的實際規模很可能被大大低估。此話怎講?根據OECD的測算,很多國家都存在大規模的Non-Observed Economy(未觀測到的經濟活動),據説義大利的NOE佔GDP17%,因為他們的黑社會非常活躍。俄羅斯的NOE佔比居然高達25%。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