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變局與日本的歷史機遇
2019/04/04
|
近來日本媒體頻繁提及「中美爭奪技術霸權」,這種「議題設定」其實表明日本媒體正在探索新的中國報道模式。但是,「爭奪技術霸權論」很難説明中國技術革命的本質。中國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社會正義的強烈憧憬,是當代中國科技革命動力所在。中國社會正在從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過渡,從全面工業化向高度工業化發展。但是,中國發展仍然面臨眾多未知數。老齡化、分配不均、中美關係等要素,這些都需要技術革命的突破。中國對技術創新的追求,既是源於中國文明的歷史,也是整個東亞文明復興的一個組成部分。
本來中日可展開更為深度的交流,但因此前兩國關係的緊張與積怨,目前雙方國民心存倦怠,芥蒂。消除倦怠、芥蒂既需要時間,也需要雙方政府、企業、媒體及民眾努力。在這方面,中國民眾先走一兩步,下面怎麼走,兩國有識之士都有建言。
中國的某些不確定性影響了日本對中國的政治判斷。面對當代中國日本仍心存疑慮。但是今天中日關係已經擴展到兩國各個業界,在許多領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未來發展中,只要兩國不斷發展共同利益,增強交流與互信,中日關係就會進入「深度理解」的時代。
今天東亞國家民眾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正在迅速變化,日益趨同。這種趨同,就是「亞洲的亞洲化「。這種趨勢的背景,是亞洲國家國土相鄰相近,自然風土相似相倣。亞洲經濟的躍進,彼此高密度大規模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亞洲民眾精神的結合。飲食、時尚、教育、藝術、青年、影視等各種因素彼此交會,正在創造一個生動的新亞洲。
面對世界大變局,日本有自己的「堅持」與「不變」。這種「堅持」「不變」,均是建立在日美同盟基礎之上的政治信念。儘管日本政治外交界對川普政治外交心存疑惑,但至少在政府層面,日本並無跡象修正戰後以來持續至今的這種制度。
新年號「令和」發佈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談話(4月1日,首相官邸) |
「堅持亞洲一員的立場」是日本外交三原則之一。面對世界大變局,如何不斷調整與亞洲各國的關係,堅持亞洲一員的立場,這是日本外交長久課題。今天,日本外交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加深入理解亞洲,把日本融入亞洲,同時把亞洲活力引入日本。外交不僅屬於政府,而且也應屬於國民。究竟應該構築怎樣的亞洲外交,這或需要一場持久的國民大討論。
4月1日,日本政府公佈新年號「令和」,5月1日新年號適用。「平成」30餘年間,儘管存在天災人禍,但日本遠離戰爭,成為日本近代150年間唯一沒有戰爭的時代。今天,世界大變局降臨,亞洲發展以及中日關係向好,這是日本開闢「美好和平」時代的最好機運。在這場大變動中,日本將面臨自我挑戰。在這場世界大變局中,如何面對亞洲發展,吸收亞洲紅利,對日本未來國運至關重要。在這個意義上,重構亞洲認知,制定新的政治外交頂層設計將是日本不可迴避的課題。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劉迪 |
劉 迪 簡歷
日本杏林大學綜合政策學部及研究所國際協力研究科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碩士課程畢業、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博士學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