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眼(161) 如何建構城市的風景?
2017/04/0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友人跟我外遊,首次去東京,回程時在成田快線中問:「為什麼日本的男人穿著都這麼好看。」
這個問題,不易回答。因為好看是一種「文化」定義。有些非洲的女人好看的定義是「頸長」,所以長得像長頸鹿的女士,又或是刻意把很多金屬圈放到頸部,拉長頸部的女人,都會被視為美女。又正如,非洲來到亞洲的男士,會認為什麼亞洲女人才是美女呢?看《男女糾察隊》的企劃,都發現非洲的男人覺得在亞洲女人眼光中相對比較胖,有肉的棉花糖女子。不同的地方,喜歡的人都不同。只是,為什麼日本男人會穿著得好看?
普遍而言,倒是有幾個説法的。首先,香港人以至中國人的審美觀,都有不少被流行文化所塑造。不論是電影《藍宇》中的小藍宇得到捍東的照顧時,為他買衣服,他的同學都會説他「穿得像個小日本」,對藍宇而言,這是一個讚詞。即代表著藍宇穿得像一個入時的年輕人。八十年代的香港人,大多都看日本偶像。近藤真彥的髮型是時尚,山口百惠的服飾是乖乖牌的代表,小泉今日子就是略帶反叛的角色。到九十年代的安室奈美惠、Speed、廣末涼子,二千年代的宇多田光、濱崎步和倖田來未,都是時尚的代表。好好的一個黃種人,為什麼要去曬太陽黑子燈等自己長得像沖繩人?明明眼睛小就是香港女人或日本女人的特徵,為什麼要用眼線化粧術去令自己的眼睛看起來比較大?
説到底,我們都知道日本是某種亞洲時尚文明先進的代表。只是,有很多事情,是學不了。比方説,如果你在日本的街頭蹓躂,你會發現,日本的男人很少穿球鞋當成休間鞋,而很多時候他們都不會用背包或肩包。他們的公事包,大多是手提袋,有些是有肩
![]() |
地鐵的洗手間(御堂筋線新大阪站,大阪市) |
帶的,但很少西裝男不用手提包。反觀香港,幾乎所有上班族都是用肩背包或是背包的。為什麼?你試試在香港使用港鐵,你就會發現,車廂的大小空間,日本的都比較大。而且,日本的車廂是有行李架。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有手提包或背包,是要放到行李架那邊,不要撞到別人。而在香港的港鐵車廂,如果你用的是手提包,你的雙手就會很容易放到腰旁,那萬一被一個其貌不揚頭角崢嶸的女士認為你「癡漢」她,你就跳到城門河也「水洗都不清」了。另外,當你走到商場又或是火車站等等的公共洗手間,在日本你不難發現,在尿兜旁邊,一定會有一些掛物件的小鉤,又或是便器上大多會有一個半呎至一呎的空間,好等使用小便器的人可以把手提包放上去。有一次,在日本旅行後買了一個很日風,很有型的男用手提包,回到香港用的時候,就發現男廁原來沒有了那個鉤或是放手提包的空間。而我的手提包,有教學用的雜物,手提電腦、因為環保帶著的咖啡杯、在讀的書、手機電池……還有很多有的沒的。那個公共洗手間滿地都是水漬(我不會告訴大家那空間是有尿騷味的,你就當那些水漬是水而不是其他液體吧)結果,我把袋子勾到手肘,解決要解決的事情之時,就扭傷手腕了。
過去一百年,都有很多人問過一條老套得過份的問題:為什麼日本行,在中國就不行。就在些微末節的事情,你發現香港的生活環境提供的配套根本不可能盛載日本提供的華衣美服,你就得要接受在香港滿街過巷都是不會打扮和襯衣服的男人了。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