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27)日本為什麼沒有廢除年號?
2018/08/0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明年日本天皇的「改朝換代」正在臨近,媒體上出現了一些關於年號的話題。
![]() |
公佈日本新年號「平成」的時任官房長官小淵惠三(1989年1月7日) |
明仁天皇的次子秋筱宮親王的長女真子公主去年在宣佈訂婚的記者會上,以西曆來描述兩人相識的時間,在網上引起熱議。在天皇家,通常都是以年號來説。據稱真子公主的發言給保守派人士帶來了衝擊。行政文件也以年號為正式用法。我們普通人在填寫政府機關的資料時,也經常使用年號。
生在日本的人對行政文件採用年號一事已經習以為常,不會覺得彆扭,但的確存在不便之處。公司的文件、日常會話、我們撰寫報道和書籍時,大多使用西曆。與外國人接觸時的會話當然也使用西曆。也就是説,在日本,同時使用兩套曆法。
「真複雜,為什麼不統一為全世界都在用的西曆?」 在外國人看來,當然會出現這種疑問。
了解年號問題的事業構想大學院大學副教授鈴木洋仁的文章顯示,沒有其他國家像日本這樣採用年號制度。年號最早出現在西元前140年的中國西漢時期。世界上最早的年號是「建元」(漢武帝年號,西元前140年~西元前135年)。過去,越南和朝鮮也曾使用年號,但如今不管是中國還是這些國家都不再使用。
日本最早的年號是「大化」(西元645~西元650年),于西元645年開始使用。自那以後,直到現在的「平成」(1989年至今),日本一共使用了247個年號。明治時代(西元1868年~西元1911年)以後,日本實行「一世一元」制,也就是説,天皇換人時年號才隨之改變。在明治以前,只要發生喜事和災害等重大事件,同一位天皇也會更改年號。
截至目前,日本的年號在形式上由天皇陛下決定,在明治時代的《明治憲法》中也有明確規定。但在二戰以後,年號沒有了明文規定。雖然年號繼續得到使用,但日本1979年才制定出《年號法》。從這時開始,日本確立了年號根據政令由內閣總理大臣決定的原則。
為什麼日本一直使用年號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