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217)奇想天外的新科技:風道和趕魚去市場
2018/09/2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溽暑蒸人的炎夏和氣溫居高不下的秋老虎這2個難熬的時段終於過去了。近日已經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秋天的涼意了。
今年的夏天特別的熱,而且炎熱的日子還特別的長。對於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倍受熱島現象折磨的超級大城市的痛苦,我想很多人都是深有體會,不需贅述的。
以前,我曾經有過一個夢想:「要是能給大城市裝上一台巨大的空調,那夏天的日子就會好過不少了。」不料,後來居然真的看到有人給東京這個超級大城市安裝上了巨大的空調。
熟悉東京的朋友都知道,東京車站的主要進出口都分佈在八重洲和丸之內兩側。八重洲那側靠近中央的位置那裏,以前曾聳立著一棟高約50米的大樓,東京的大丸百貨公司就設在那裏。10年前,東京為了減少夏天的溽暑、溫暖化和熱島問題對都市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結合著東京車站的重新開發,對都市的熱量進行降溫試驗。這項工程被命名為「東京車站風道項目」。
首先,拆除了擋住海風移動路徑的大丸百貨入住的那棟大樓,讓他們搬到附近新蓋的大樓裏去,使得從東京灣吹過來的涼爽海風可以不受障礙地越過建築凈高不算很高的東京車站,到達丸之內一側。
另外,在丸之內那裏改建2棟高度基本相同的大樓(即「丸大廈」和「新丸大廈」),利用大樓風的性質特點,使得皇居前大樓群的風速自動加快了30%。然後,加速後的海風再裹帶上綠化植被良好、自然氣溫較低的皇居一帶的空氣,一起吹向四谷、新宿等市中心去,以此來達到降低都市熱量的試驗目的。
換句話來説,這項工程等於是給東京這樣一座世界級的大城市安裝上了一台巨大的空調,而且這臺空調還符合天然、環保、綠色等要求,並且不需花費一分錢的電費,絕對是項價廉物美、經濟實用的益民工程。
當年我曾做過的那個異想天開的夢,就這樣經過科技人員的努力,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真真實實的市政工程了。
這使我很受鼓舞,由此覺得要更加大膽地敢於夢想。前些日子,我和日本IBM負責科技研發工作的首席技術官久世和資先生聊天,他透露了他們正在推進的一些科研項目和設想。
比如説,鱈魚以魚肉雪白清淡,肉質嫩滑結實而深受消費者歡迎。可是,在那麼喜歡吃生魚片的日本,吃過鱈魚生魚片的日本人卻很少,那是因為鱈魚很難保存。所以,只有去過捕撈鱈魚的北海道漁場的人才有可能吃到過鱈魚生魚片。
儘管隨著冷鏈運輸技術的進步和運輸網路的發達,在東京這些大城市也能吃到鱈魚生魚片了,但是因為運輸成本太高,致使鱈魚生魚片的售價奇貴。
久世先生説,這使我們看到了現代科技和傳統産業結合的新的市場需求。根據現在業已掌握的最新科技技術,已經可以運用聲光誘導技術,讓已經捕撈到的鱈魚自己組成魚群長途跋涉,遊向人類給它指定的目的地了。而通過對鱈魚某一特定部位的魚鱗的紋路進行掃描就可鑒別出這是由哪位漁夫或哪艘漁船所捕獲的水産品等重要資訊。
久世先生很有信心地説,説不定在並不遙遠的將來,我們在東京的水産品市場就可以吃到非常新鮮的鱈魚生魚片了。而這些鱈魚是自己從北海道漁場遊到東京附近的漁港來的。
我想起了在黃土高原上趕羊放牧的農村生活畫面,情不自禁地開始描繪一幅新的圖畫:一艘輪船走在前面,大海的水下是一大群活魚老老實實地跟著行進,直到遊入目的地的漁港。而在漁港入口處的水下,正有多臺水下攝影機在緊張有序地攝取著每條魚的某個特定部位的魚鱗,然後鑒別和分析出捕獲者是誰、魚的重量是多少等重要資訊,而漁港辦公室裏的電腦則據此完成電子支付等工作。
中文裏的異想天開用日文來表達就是「奇想天外」,我們的生活將需要越來越多的奇想天外的新科技。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