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不孝的孩子最孝道?

東京眼(253)不孝的孩子最孝道?

2019/01/24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什麼叫中年?

 

     朋友説,中年危機,就像日本電影《談談情跳跳舞》的那個主角一樣。

 

     天天坐同樣的火車,見同樣的人,吃同樣的東西,做同樣的事。逗一份合理的薪水。把歌神張學友的歌詞活得淋漏盡致「從此以後,無憂無求」。故事平淡,但就算當中有誰,都不會覺得足夠。於是,就走去發展「興趣」,去學社交舞了。

 

     所謂幸福,是什麼意思?在不同的戀愛劇場中,我都看到一些人分手的時候,會對對方説「要幸福啊!」但幸福,本來是什麼模樣?我們有幾多個不同的方法去定義幸福?在大學唸書的時候,同學們去賞櫻,吃到烤肉,又會大叫shiawase~ 。在大白天開始喝啤酒,又會説是幸福。嫁到自己愛的人,又會是幸福。但是,為什麼幸福都是一瞬間,而不是一種恒久的狀態?電影《每次回家我的妻子都在裝死》中,講的是「婚姻」、「關係」以及「幸福」的故事。電影想帶出的問題,大概只有一個:如果我比你先走,你會怎麼辦?

 

     所謂幸福,其實是一瞬的,還是一生的?

 

     我的朋友,慢慢步入中年,大家都在想像這樣的問題。有一位當自由工作者的朋友,現近50了,她説她的人生需要打點的課題,是如何賺足夠的錢去請看護照顧自己,以及要少接一點工作,多點時間照顧年邁的父母。生孩子,養兒防老,是很多上一代的想法。但到我這一代,孩子不生了,照顧老去的自己那一個責任,又在自己身上。而朋友的弟弟,已有自己的家庭,她説:「要他花時間去照顧年老的父母,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吧?他也有自己的家庭。所以,這些事情,只有我做了。」

 

     「小時候,他們都覺得我很不中用。不找正當的工作,只當自由工作者。整天好像不務正業,又到處飛,又沒有建立自己家庭,沒有生小朋友。我不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孩子。哈哈哈,現在好了,他們心目中那個理想的孩子,那個有自己家庭,有正當職業的孩子,照顧不了他們了。常見到的,就是一個一直被念不孝的我。」

 

     聽到這兒,不禁心酸。為了自己的幸福,有些人建立了家庭。但當你沒有辦法再建立自己的家庭,甚至是做了一些「非正常日本人」做的事,不選擇做長工,不選擇結婚生子,原來你就會被視為是家庭之中最沒有責任要負的人,所以你就要處理更多的家庭責任。

 

     情況就像我的另一位朋友W,她是少數在大學畢業後,完成碩士學位,兩三年後就結婚,生了孩子,回到家庭,相夫教子的人。直接一點説,就是很多港女都説的「唔使做」(不用工作)的少奶奶。用老公的家用支撐自己的生活,聽起來好像就是一件很「寫意」的事。但現實總不會是那麼令人好過。W結婚後,的確很快就懷孕了,孩子出生後兩年,她丈夫的媽媽(是,她是一直這樣稱呼家姑的,關係好一點的,也會叫一聲媽咪。明白的説是「丈夫的媽媽」,你也可以理解大概W跟她丈夫的媽媽關係有多親了吧?)得了輕度的老人癡呆。老人癡呆症的前期,大多會帶點焦躁,這也不難理解。一個人慢慢知道自己的能力會失去,比得到絕症或是遇上交通意外突然死亡更可怕。由於,W沒有上班,所以照顧病者的責任,就變成了「家庭主婦」的W身上。當然,如果W可以選擇,她是不希望接受這份沒有薪酬只有麻煩和怨懟的工作的。但由於她「沒有事做」,「不用賺錢」,所以她「最有空」,就理所當然的要做這件事了。

 

     故事的結果怎麼樣?三年後,W離婚了。因為,W丈夫的媽媽,因為一件小事,把東西擲到W的額頭,做成小傷。但感情關係因為這件事一次過爆發。過了三年,仍在爭撫養權。

 

     有時候,我會想像我這種被羨慕的自由工作者(可以到處公幹,不用回辦公室,只需要完成工作就可以收錢),最後會不會都會被覺得是「最沒有責任要負」、「最有空」、「最可以處理突如其來」的問題的那一個?

 

     日本朋友説:「我也預計了。什麼叫中年呢?以前我也不覺得體力下降,朋友開始結婚生子,開始出席朋友同學的葬禮。而是,你開始打探那兒有好的醫生,不是給自己的,而是給你父母的。你開始要打點自己的工作,你需要多點時間照顧他們。如果你面對這樣的事情,你就步入中年了。」

 

     我明白的。我真的明白的。想不到,我這個沒有做「正常日本人」的朋友,沒有找「正當職業」(只當自由工作者),沒有「建立自己家庭」的朋友,卻成為了家庭中最孝道的一個。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是無常。對不對?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代表個人點,不代表日本經濟(中文版:日中文網)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