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信金中央金庫高級審議官 露口洋介:中國人民銀行8月25日決定下調銀行存款和貸款基準利率,正在通過控制融資量來推行貨幣政策。今後為了擴大融資,有可能向銀行加強施壓。政策的效果將取決於與資金外流的博弈。
 |
日本信金中央金庫高級審議官 露口洋介 |
中國的內需仍然強勁。維持5~7%的增速是可能的,在這個過程中將不斷抵消股價和房地産價格下跌的影響。
誘導人民幣貶值的意圖與其説是應對經濟惡化,不如説在於推動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儲備貨幣。中國政府表示將基於市場供求,參考與多種外匯走勢聯動的一籃子貨幣加以調整。但自去年春季起,人民幣匯率始終盯住美元。
在為了人民幣納入(以自由兌換為條件的)儲備貨幣、使匯率進一步市場化方面,此次的人民幣貶值具有積極意義。在取消與美元聯動的同時,修正了與市場匯率偏離的人民幣升值。人民銀行宣佈,將根據前一日的收盤價決定每天早上發佈的中間價,這也符合IMF建議的舉措。可以認為人民銀行與IMF保持了相當密切的溝通。
今後有可能允許更加巨大的波動。能夠想到的情況是,將取消一籃子貨幣制度,匯率交由市場決定,只在匯率大幅波動之際進行干預。
另一個焦點是利率自由化。儘管貸款利率取消了上限和下限限制,但仍發佈基準利率。有著一種應以基準利率為中心發放貸款的約定俗成的指導。要完全交給市場或許仍然需要時間。
不過,在經濟規模變得巨大之後,即使資本流動沒有實現自由化,隨著資金進出的增加,像目前這樣通過融資量施加控制也將越來越困難。為了推行基於利率的貨幣政策,有必要推進利率和匯率的自由化。
露口洋介
1980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系,隨後進入日本銀行(日本央行)。先後擔任日本銀行香港辦事處副部長、該行首任北京辦事處負責人等職務,2011年退出日本銀行,同年起擔任現職。現年58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