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持續減速,全球對中國經濟感到擔憂。關於中國經濟的展望,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曾擔任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總經理等職務的清華大學教授高西慶。 (注:本文由日語原稿翻譯而成)
記者:中國領導層提出2020年之前保持年平均6.5%以上的經濟增長。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
高西慶 |
高西慶:風險是不推進改革。如果不落實2013年11月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上提出的市場化改革,經濟風險將提高。
記者:對結構改革的速度是否感到滿意?
高西慶:並不滿意。尤其是國有企業改革進展慢。即使改革讓部分利益集團蒙受損害,也將給大部分人帶來利益。
記者:中國股票市場波動劇烈。是否背離了實體經濟?
高西慶:市場仍不成熟。三中全會提出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思路非常重要。
記者:金融監管部門分為證券、銀行和保險,各自獨立,效率低下。對此您怎麼看?
高西慶:贊成還是反對這些部門的合併仍為時尚早。首先,需要弄清哪些地方存在問題、誰負有責任、應如何解決。建議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許可權,建立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加以討論。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北京 大越匡洋
————————
高西慶:熟悉證券行業,曾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等職務。現年62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