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減速讓全球忐忑不安。在歐債危機導致出口萎縮的情況下,期待拉動經濟的是內需。日經中文網記者就中國的消費動向採訪了在中國各地擁有銷售網路的資生堂社長末川久幸。 (日經中文網 吉田忠則)
 |
資生堂社長末川久幸 |
記者:經濟減速是否已經對中國的消費産生影響?
末川久幸: 中國第2季度實際增長率為7.6%,已經連續6個季度放緩。但化粧品市場的增長依舊堅挺,沒有感覺到出現轉折點。不易受經濟形勢影響、可以享受富裕生活的階層的確變厚了。
假設生活在城市、年收入在3萬元以上的女性是化粧人口,在2010年時大概有1億,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2億,2020年會增加到3.5億。就是説會有這麼多購買力強、關注時尚的女性出現。這對化粧品市場來説將是巨大的東風。
記者:您怎麼看中國的總體消費情況?
末川久幸:也許不再像此前那樣維持高速增長了。不能小看房地産市場泡沫和歐債危機影響出口帶來的影響。但從中期來看,汽車等(高額消費品)的需求今後還會增長。
記者:城市消費有什麼動向?
末川久幸: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裏化粧品市場仍未飽和。第1第2季度百貨店櫃檯的銷售額仍保持2位數的增長。歐美廠商不惜鉅資,大打電視廣告。如果市場有趨冷的感覺,他們是不會這麼做的。
記者:內陸地區的情況呢?
末川久幸:隨著收入增加,購買力也在提高,願意買品質好的産品,這一趨勢在內陸地區也越來越明顯。在2008年前後的總銷售額中,內陸地區只佔3成左右,其餘都是大城市和沿海地區,最近內陸地區已佔到4成多。今後這一比例還會提高。
記者:內陸地區哪些城市值得關注?
末川久幸:設在中國各地百貨店裏的資生堂櫃檯在1季度舉行了促銷活動。營業員每人平均招攬顧客數最多的店舖是雲南昆明。通常會認為成績最好的應當是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這讓人切實感受到消費主力正從沿海擴大到內陸。
在瀋陽市的百貨店,4000元的乳霜熱銷。地方的消費今後會進一步增長。
記者:日本的消費動向怎樣?
末川久幸:自2008年前後開始呈兩極分化趨勢。高檔品與廉價品在不斷增長,而中間價位産品卻不好經營。原來購買這一價位産品的階層現在更傾向於購買廉價産品。
但是,日本的老年人並沒有對未來完全悲觀,很有行動力。他們有錢有時間,但不知道該用在什麼地方。如果能與流通等其他行業進行合作,向這個年齡層的人提供各種各樣的消費方案,就能打破目前的僵局。在日本有了成功模式後,還可以應用到今後也將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