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觀點 > 行政改革不應是為造國企巨無霸

行政改革不應是為造國企巨無霸

2013/03/19

PRINT

       「習李體制」正式啟動。雖然新領導層通過撤銷被視為腐敗溫床的鐵道部來彰顯改革的決心。但中國的行政改革似乎成為打造國企巨無霸的手段。這樣下去不僅無法激發民間活力,還會損害消費者利益。

 
       「不會發生上下分離的情況」,從鐵道部剝離出來的中國鐵路總公司高管鬆了一口氣。

       所謂上下分離,是指建設鐵路、持有資産的企業與運營列車的企業分離開來。政府內部曾出現過將上述兩家企業拆分的意見,但由於鐵道部官員的強烈反對而未能實現,除了安全管理等個別部門外,新公司將繼續執掌大部分業務。

       新公司的年營業額達到1萬億元,成為中國第4大超大型國企。雖然負債2萬多億元,但證券分析師表示「還在考慮上市,估計政府將通過出售部分股票來償還債務」。另外不少人預測,為了推高股價,政府將對新公司進行扶持。

       如果將競爭規則引入鐵路業務將損害新公司的利益,因此估計政府不會允許民營企業介入。雖然官員貪污和列車相撞事故是此次鐵道部被撤的原因,但一位政府官員表示「由於新公司將統管鐵路建設和車輛調度等工作,所以仍舊容易滋生貪腐,甚至會比以前更嚴重」。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中國移動、中國華能集團和中國國際航空等等,在此前的行政改革中,超大型國企一個接一個地誕生。由於幾乎不允許民營企業進入,石油、通信和航空領域被3家國有企業控制,發電領域則被5家國有企業掌控了大半江山。

       這樣的超級大企業大部分都在國內外擁有上市子公司,但在生産效率上卻存在倒退傾向。一味追求營業額和總市值,反映出這些企業追求全球排名的虛榮心理。很多經營者既不去削減成本也不顧消費者利益,導致汽油和手機話費等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不少人批評中石化為了削減成本而減少環保投資,加劇了中國的大氣污染。上海社會科學院指出很多國有企業在就業等方面沒做什麼貢獻,卻享受著政府的優惠政策,通過壟斷市場賺取不正當利潤。

    (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3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7
投票總數: 6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