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氣污染(PM2.5)的話題有些「冷」了下來。被視為大氣污染元兇的中國石油行業和有關當局也已經開始悄然通過強化市場機制來推進改革。但認為小打小鬧的改革能解決所有問題是不明智的。如果探尋中國一直拋開環境問題不顧、一心收購全球資源權益的原因可以發現,未能充分引入市場經濟機制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3月底,中國政府宣佈改變石油産品的價格形成方式。為了以低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向企業和消費者提供石油産品,中國政府實行價格管制。但並非完全忽視作為石油採購對象的國際市場的行情動態,而是根據國際行情,平均每2個月進行1次幅度很小的價格調整。今後仍將進行價格管制,但將更加積極地跟隨國際行情變動,及時調整價格。這一改革可以説是市場機制的擴大。
對於中國的石油企業來説,這是期盼已久的改革。因為在進行價格管制的條件下,作為原料的原油的價格即使上漲,也難以通過零售業務如願進行成本轉嫁,這一直對石油企業下游部門的收益構成擠壓。2012年度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煉油部門分別虧損336億元和114億元。石油企業認為如果無法通過下游業務進一步提升利潤,就不能加強煉油部門。
石油企業的煉油部門技術實力弱被認為是中國大氣污染的元兇,並一直遭到批評。在中國從原油中去除硫磺成分的作業一直敷衍了事,市場上銷售的都是包含大量污染物質的粗劣燃料。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加強煉油部門,但這需要鉅額的設備投資。今後如果通過與國際行情聯動、零售價格得以靈活調整,各石油企業的利潤空間將擴大,有望填補煉油部門的虧損。也就是説石油企業有望獲得用於設備投資的資金。
但作為日本人會感到有些很奇怪。這種價格形成機制與日本電力行業的做法如出一轍。其做法是在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定的利潤,以確保確實能獲得利潤。如果石油和天然氣等原料的成本上漲,在獲得政府批准後,電力企業可以提高電力零售價格。但如果是真正的市場經濟,多家電力公司形成競爭,則應該競相提供低價格的電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即使成本出現上漲,企業也將通過自身努力加以消化,而不會輕易提高價格。中國的石油企業獲得的特權是,在規避競爭的同時穩定增加利潤。
實際上,與日本的電力公司相比,中國的石油企業更加受到政府的保護。中國大型石油企業只有中國石油天然氣、中國石油化工和中國海洋石油3家。3大石油企業2012年度的凈利潤合計達到2430億元。雖然煉油部門虧損,但在開採和零售領域,則利用壟斷優勢獲得了鉅額利益。
借助這種資金實力,3家企業正在大量收購海外的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權益。據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統計顯示,2012年中國企業併購資産與企業等海外權益的金額已經達到250億美元。這些資金如果用於煉油部門的設備投資,就不會再銷售硫磺成分達到歐洲標準15倍的石油産品了。但是,資金並未投向不賺錢的煉油部門,而是用在了有助於進一步獲取利潤的權益收購。
中國政府之所以一直默認3大石油企業的壟斷地位,是為了保障能源安全。中國的石油自給率僅為逾4成,發展經濟所需要的能源只能依賴海外進口。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得出了政府和企業必須團結一致進行海外權益收購的結論。為此,引入了將3家企業改組為股份制企業、並在香港和紐約上市等「市場經濟」手段,這樣就籌集了大量資金,但這已成為徒勞。因為作為上市企業,3家企業熱衷於追求利潤,卻忘記了與環保等保持平衡的能源政策。
如果是真正的市場經濟,局面應該有所不同。如果政府持有的過半數股權進一步出售給民間,重視環保的股東就將增加,可能為促使企業加大環保力度而施加壓力。還有可能敦促經營者通過開發清潔能源來獲取利潤,而不是進行海外併購。如果引入3家企業之外的公司加強競爭,各企業就將競相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果將價格形成完全交給市場機制,節能也可能取得進展。企業和消費者在石油産品價格上漲後,將努力進行節能。這樣一來,就無需勉為其難地收購海外權益了。
中國原本打算只吸收市場經濟的益處,結果可能只學會了市場經濟的貪婪——不加節制地追求利潤和擴張規模。只要市場經濟仍然名不副實,中國石油産業的暴飲暴食和環境破壞就難以終結。
本為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