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第23屆國會參議院選舉中,執政黨壓倒性地獲得了過半數議席,眾參兩院多數派存在不同的「扭曲國會」得以終結。安倍晉三政權將建立可輕鬆推進各項政策的政治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社會比以往更加關心安倍晉三政權的動向。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今後的熱點問題採訪了清華大學教授劉江永。(編者注:本文由日語原稿翻譯而成)
記者:您如何看待日本參議院選舉的結果?
劉江永:日本的政局將趨於穩定。希望安倍的言行和政策能與其執政黨的身份相匹配。期待安倍不要發表刺激周邊國家的過激言論,多一些負責任的發言。
 |
清華大學教授劉江永 |
日本的右傾化令人擔憂。如果在野黨不能發揮作用,從政治平衡的角度考慮,非常危險。希望與自民黨組成執政聯盟的公明黨,能夠起到平衡的作用。
記者:您認為中日關係是否會趨於改善?
劉江永: 目前舉行中日韓首腦會談還存在困難。但還有在20國集團(G20)首腦會議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等進行首腦交流的機會。安倍應該結束針對國內的「國內政治季」,重新調整亞洲外交。如果不著手強化與周邊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日本的實體經濟也無望實現復甦。
記者:中國目前的擔憂是什麼?
劉江永:首先是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安倍最好不要在8月15日的日本投降紀念日以及10月份的秋季例行大祭上參拜靖國神社。另一個是修憲問題。不過,自民黨未能單獨獲得參議院選舉中的三分之二席位,仍難推動修憲。
日本與中國在釣魚島(編者注:日本名為尖閣諸島)問題上的對立將持續。理應存在擱置爭議這種折中的做法,需要中日雙方通過外交途徑,拿出智慧。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國總局 島田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