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研究中心8月7日為紀念成立50週年,在東京舉行了題為「國際貨幣體制走向」的研討會。關於中國經濟的今後走向,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余永定。
記者:中國經濟正在減速。對此您怎麼看?
 |
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 余永定 |
余永定:目前中國正在推進經濟結構改革,正向內需主導的可持續經濟轉型。雖然並非主動降低增長率,但要推進改革,就必須付出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代價。
記者:在銀行體系之外提供資金的影子銀行日趨膨脹,這是否會成為金融風險?
余永定:必須關注影子銀行的動向。不過,作為資金供給來源,理財産品是非常簡單的東西。複雜程度低於導致美國次級貸款問題的證券化商品,我認為中國金融機構的安全性不會出現大問題。
理財産品不斷産生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對融資利率和金額的監管過於嚴格。因此需要簡化眾多監管。
記者:地方政府也在借助理財産品籌措資金。
余永定:地方政府的債務令人擔憂。此前,地方政府一直通過出售不斷上漲的土地來確保財政收入。但在中央政府抑制房地産泡沫的背景下,能否保證還款資金則充滿未知數。
記者:您認為日本能否擺脫通貨緊縮?
余永定:自20年前起,我就對日本銀行行長黑田東彥非常熟悉,黑田行長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要在2年內將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率提高至2%非常困難。要擺脫通貨緊縮,不僅需要宏觀經濟政策,而且需要推進結構改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