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第20屆國際交流會議「亞洲的未來」(由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與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上,專家以「日本新的安保政策~力爭實現亞洲穩定」為主題進行了討論。後半段則以日本與中國的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問題以及中國在南海的一系列行動等為中心展開了熱烈討論。
中國清華大學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闡述了中國行動的正當性,稱「領土主權必須加以主張。中國當然要遵守國際法,但其解釋不應該由一個國家壟斷」。
對此,東京大學研究所教授高原明生則表示,「國際社會期待中國遵守國際法。不主張領土主權等更能讓中國成為受尊敬的國家。希望中國擺脫被害者意識,成為卓越的國家」。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駐亞洲高級研究員詹姆斯•肖夫(James Schoff)指出,「雖然美國也對國際法進行了莫名其妙的解釋,但一直力爭給出正確的解釋。在這個意義上,不應該威脅日本對尖閣諸島的主權」。
南韓前總統府外交安保首席秘書官千英宇表示,「國際法並非解決跨國爭端的萬能藥。其他國家對於中國的崛起,或許過於大驚小怪了。即使中國擴大軍備,也並未達到難以接受的程度」,對閻學通的主張表示了一定的理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