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留學生和改革開放以後來日本留學的原留學生所構成的華人社會,是一個高智慧族群。在全體外國人勞動力中,中國人在教授、藝術、研究、技術、人文知識·國際業務、企業內轉勤、技能等十幾種高級職業中,人數均居首位。這個高智慧族群,也是一個善於起業、勇於創業的族群,僅中國人經營的企業,就有1700多家。在新華人企業中,更有4家以IT企業為代表的高技術産業在日本成功上市,創業者都是原留學生。在文化方面,正如《朝日新聞》在報道中指出的那樣:「大學教授、副教授有800多人,還出現了芥川獎獲獎作家」。
日本的大學近年來的變化,是活躍在日本社會的新華人社會的一個縮影。在日本大學的外國人教員中、原來朝鮮、南韓人為最大勢力,但是現在,中國人教授、副教授和講師等的數字大大超過了朝鮮、南韓人,實力發生了逆轉。
在2010年的「日本大學排行榜」的「教員發信度」排行榜中,中國人教授榜上有名,出現頻度在外國人(外國裔)中佔首位。
在1994年至2008年的論壇雜誌發信度排行榜中,東洋學園大學教授朱建榮在《中央公論》排行中佔第14位,文章點數為72點,在外國裔教員中佔首位;在《世界》中,在第15位,點數為52點,在外國裔教員中佔第2位。在1994年至2008年的新書發信度排行榜中,法政大學中國人教授王敏排行第52位,點數5點,在外國裔教員中佔第2位。
在理工科的學術&&人也層出不窮,位於茨城縣筑波市中心的物質材料研究機構是文部科學省選定的國內5個‘世界最高水準研究據點’之一。在這裡誕生了‘下一代太陽電池中心’。這裡的領頭人是在日華人韓禮元先生。
物質材料研究機構葉金花是光觸媒專家,正在開發用太陽光從水中提取出氫的技術和用太陽光自然分解表面污染物的材料。她領導著30名研究人員,其中有10名是中國人。
據日本入管協會統計,在1997年,在日本任教員的中國人僅為1575人,而南韓、朝鮮籍的教員為2667人,而到了2009年。在日本任教員的中國人猛增為2479人,而南韓、朝鮮籍的教員下降為1006人,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2004年不完全統計,在國、公、私立大學任教的中國長期職員中,助手以上職位有1045人,其中國立大學教授有29人,公立大學教授有15人,私立大學教授有170人,國立大學副教授有245人,公立大學副教授有46人。而在最近幾年中沒有新的統計,但是人數一定猛增。
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的迅速成長,與日本的現代留學制度是不可分割的,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留學生和本地人相比基本上是優待本地人。在加拿大, 留學生學費比本地生高2-6倍,留學生上美國公立學校也會比本地學生多交很多錢,但是在日本則相反,留學生到日本留學會受到比本地人更多的優待。在大學裏,日本人學生申請減免學費是一件極難的事情,但是對留學生則完全不同,日本國立大學約有90%的留學生學費可以全面全免,公立大學也有約50%的留學生可以免除學費,私立大學也有部分優秀生全免學費。另外,日本針對留學生的獎學金的種類多、渠道多,僅政府、財團、民間提供的獎學金就達245項(不包括大學本身),日本政府還為留學生提供「助學貸款」政策。
上述的一切,説明以往中國人留學日本的「留日反日」的土壤和背景正在消失,所謂「留日反日」正在變成一種「死語」。
(1) 見嚴安生:《日本留學精神史》,岩波書店,1991年版,282頁。
(2) 同上187頁。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張石 簡歷
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