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撤像騷動」衝擊安倍歷史觀
2017/08/22
另一方面,在日本的民間信仰(古神道)和在這一信仰支配下形成的喪葬傳統中,人死後不久的靈魂,被稱為「死靈」,或曰「荒靈」,這樣的靈魂往往會作祟於人間,而經過一定年數的供奉,「死靈」或曰「荒靈」則在不斷的供奉中凈化,逐漸失去個性,成為偌大無邊的「善靈」--「祖靈」的一部分。這種觀念也使日本人認為:死者不論生前做了什麼事,最後終究會「成佛」。而安倍的「參拜靖國神社合理論」,可能就來源於日本的傳統觀念,但是由於日本的這種觀念非常獨特,對於其他的民族很難説得通,因此安倍引用阿靈頓國家公墓的事作為論據,認為美國人也有同樣的歷史觀和生死觀。
而這次美國發生的大規模的「撤像運動」和由此産生的激烈衝突,凸顯了美國人在歷史觀上的再次的分裂,悼念和紀念那些「包括做過不光彩事情的人在內的戰爭犧牲者」及歷史人物,正在成為美國人歷史觀和價值觀分裂的火種,也動搖著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合理論」的一個來自美國的論據。
(1)安倍晉三《走向美麗之國》,文藝春秋,2006年,74頁。)
(2)中村元、福永光司、田村芳朗、今也達編著《岩波佛教辭典》,岩波書店,1989年出版,743頁。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張石 |
張石 簡歷:
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
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