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應該怎樣對應美國的「流氓外交」?
2018/04/24
當地時間2017年1月31日,川普在白宮與醫藥品大企業首腦會談時,對日本和中國的匯率政策進行了批判。
川普説:一些國家對拉低匯率有依賴性,中國在拉低匯率,日本已經幹了好幾年這樣的事了。
|
川普説:這些國家享受著低匯率,在耍弄美國。通過拉低匯率和增加貨幣的供給量取得有利的立場。對於川普的發言,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日本時間2017年2月1日上午的記者會上加以反駁。菅義偉説:「川普説的完全對不上號「,「日本實行量化寬鬆,是為了國內的物價安定,不是誘導日元貶值。」
如果美國逼迫日本提高利率,30年多年前的惡夢也許會重演。
從1980年起,美國國內出現對外貿易赤字逐年擴大和政府預算赤字。在雙赤字的陰影下,美國寄希望以美元貶值來加強美國産品對外競爭力,以降低貿易赤字。
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簡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鉅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由於當時美國對日本的貿易赤字突出,這個協議主要就是誘導美元貶值、日元升值的協議,又被稱為「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後日元持續升值,美元貶值,由美國國債組成的資産發生帳面虧損,因此大量資金為了躲避匯率風險而進入日本國內市場,而日本由於日元升值出口下降,日本政府為了補貼因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擊的出口産業,實行量化寬鬆政策,使市場上利率下降,導致日本國內資金供給出現大量剩餘。這次經濟浪潮受到了大量土地等投機活動的支撐,帳面財産和現實經濟狀況嚴重脫節,出現了1986年底到1991年初的「泡沫經濟」。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經濟出現大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
現在的情況雖然與30多年前有所不同,但是從2012年底一直持續到現在的日本史上時間第二長的好景氣,依存于日本的出口。日本內需一直很弱,日本總務省2018年2月16日發表的2017年日本家計調查(速報)顯示,兩人以上家庭的消費支出為月平均額為28萬3027日元,除去物價變動影響的實質消費,和上一年相比減少0.3%,連續4年減少。如果在美國的逼迫下使日元升值,必將沉重打擊日本的出口,日本的好景氣將會夭折。
而日本如果答應和美國進行兩國間的自貿談判,美國還會提出在汽車和農産品方面要求日本進一步擴大市場等有利於美國的苛刻要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