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釣魚島問題重拾「擱置爭議」了嗎?
2018/05/22
據2016年10月12日《朝日新聞》 電子版報道:在北京舉行的各國軍隊高官討論安全保障問題的「香山論壇」上,太平洋安全合作理事會(CSCAP)中國委員會的錢利華副會長(少將,即上文提到的錢利華)在2016年10月12日接受記者有關當時正在進行談判的中日「海空聯絡機制」的採訪時指出:在適用範圍方面有許多政治問題,因為釣魚島的歸屬問題沒有解決。
2017年12月5至6日,第八輪中日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在上海市舉行,在這輪談判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日本外務省2017年12月6日宣佈,和中國討論海洋問題的「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關於避免圍繞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等東海偶發性衝突、在防衛部門間設置「海空聯絡機制」,「為建立並啟動運用(該機制)取得了積極進展」。 據悉,12月5日、6日舉行的「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中,雙方達成妥協,敲定機制內容不涉及地理上的運用範圍。日本媒體紛紛認為之所以能夠解決爭端,是一種「政治性的解決」,也就是擱置了釣魚島的主權爭議。
|
2018年4月19至20日,第九輪中日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在日本仙台舉行。雙方就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的建立和儘早啟動取得了進一步進展,同意加快有關準備工作。
經過這長達十年的研判,中日「海空聯絡機制」終於得以啟動,而雙方能夠達到共識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擱置了釣魚島水域的主權爭議,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5月7日於北京主持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李克強總理將就海空聯絡機制達成協定,以避免海空意外事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回應表示,中日雙方在東海危機管控問題上的目標是一致的。建立海空聯絡機制有助於雙方增進互信,管控分歧,維護東海和平穩定。「當前兩國相關部門正為啟動該機制加快相關準備工作。」
耿爽還指出:我理解這個機制是規定雙方艦船與飛機的聯絡方法,並沒有規定適用的地理範圍。
如果主要針對東海區域的「海空聯絡機制」沒有規定適用的地理範圍,實質上就是在此機制的運用上擱置的釣魚島的主權爭議。
至於中日在釣魚島主權爭議上是否存在過「擱置共識」,中日間存在著不同看法。中國始終認為存在「主權擱置」的共識,而日本方面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日本政府的公開見解是: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根本不存在圍繞釣魚島要解決的領有權問題,中日間沒有「擱置共識」。
1972年,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與中國總理周恩來在進行有關中日關係正常化交涉時,周恩來提出了在釣魚島問題上「擱置爭議」的提議,據有些報道,當時田中角榮表示同意,以後這個問題就成為雙方的「相互理解事項」,但是沒有記錄在文件中。
而對於這個問題,2013年的日經中文網是這樣報道的:「當年9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下午4點前後起舉行了第3次會談。首先提出這個問題的是田中。
‘貴國如何看待尖閣諸島?對此已有很多人向我提出建議。’
對此,周恩來回答稱:‘這個問題我這次不想談,現在談沒有好處’,‘就因為在那裏海底發現了石油,台灣把它大作文章,現在美國也要作文章,把這個問題搞得很大。’
在日本公佈的外交文件中,兩國領導人針對此問題的談話到此結束。
但是,中國方面則主張有關該問題的對話還沒有結束。而其根據則是張香山的回憶錄。張香山曾作為中國外交部顧問而深入參與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