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張石的櫻雪鴻泥 > 日本新天皇德仁與日本的馬車

日本新天皇德仁與日本的馬車

2019/09/02

PRINT

 

       《説文》訓詁“車”字時説:“車,輿輪之總名,夏后時奚仲所造。”魏晉之際史學家進周所撰《古史考》曰:“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少昊時略加牛,禹時奚仲加馬。”還有其他的史料也言及奚仲造車,一般認為生活在夏王朝初年的奚仲,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創造了用馬牽引的木製馬車。

 

       日本無論是專家還是普通的人們,有很多人在提起這個問題時都會指出日本山地多,降雨量大等因素不利於馬車的發展。中國的情況確實和上述的日本的自然地理的情況不同,雖然山地、高原和丘陵佔陸地面積較多,但是幅員遼闊,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其中華北平原是華夏文明最重要的發祥地雖然史上認為殷商王朝的疆域十分遼闊西達陜西東北直至現在的遼寧但是其核心地區是位於華北平原的河南省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日本的年平均降雨量為1718mm,是世界平均降雨量的兩倍(880mm),而河南省的平均降雨量僅有670mm,殷商曾以現在的安陽市為國都,馬車最早的實物標本也是在安陽發現的。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介紹,安陽“地形複雜多樣,平原、山地、丘陵、泊洼分別佔總面積的53.8%、29.7%10.8%5.7%”。由於這種平原為主的地勢和較乾燥的氣候,車輪文化濫觴很早,雖然古代中國也很少有鋪裝完備的道路,但是早就了“車軌”的概念。所謂“軌”,是車輪反覆碾壓形成的溝,有一定的硬度,就是降雨時,也會由於天長日久形成的硬度,使車輪通行。

 

       這一點我自己也有體會。小的時候我和父親一起被下放到東北農村,那個地方道路平坦,年平均降雨量只有611mm,因為是農村,道路是土道,沒有鋪裝,下雨後很難走,但是雨後幾輛馬車通過以後,就會出現兩道硬實的車轍,可以沿著那個車轍步行或騎車上學。

 

       在秦始皇統一後,實行了“車同軌”,就是因為秦統一中原之前,列國沒有一定的馬車尺寸。車道寬窄不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了使車輛在全國都能通行,規定車輛兩輪的距離一律定為六尺。

 

       而日本國土約73%屬山地,山間部有小規模的盆地,沿海地區有小規模的平原,道路寬度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沒有統一,馬拉車上山比起馱著貨物上山要沉重得多,因此在現代化的道路鋪裝完備之前難以發展馬車文化,也沒聽説過日本在近代以前有中國那樣的“車軌”一説。

 

       但是日本皇室一直保存和精煉著歷史並不悠久的古雅的馬車文化,在許許多多重要的儀式中都要使用“儀裝馬車”,這在體現日本人善於保留歷史文化傳統的同時,也體現了其積極引進並延續外來事物的文化特質。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張石

 張石 簡歷: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生院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係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19
具有一般參考性
 
97
不具有參考價值
 
98
投票總數: 34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