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經濟減速,全球大型車企有可能被迫調整戰略。從中國的4月汽車銷售情況看,排在中國市場佔有率首位的大眾和第2位的通用汽車銷量均低於上一年。此外,日系車企也受到嚴重影響,其中始終重視中國市場的日産汽車銷量下降約20%。
 |
4月的上海車展 |
在中國號稱絕對受到歡迎的大眾的銷量下滑非常明顯。作為主要合資公司,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2家企業4月銷量均出現同比下滑。尤其是銷售高檔車「奧迪」等的一汽大眾銷量下降16.9%,連續2個月出現2位數的負增長。
在市場環境惡化的環境下,大眾開始在小型車和低價車上加大力度,而此前這是中國車企和日系車的領域。
即使盈利性不是很高,大眾也會優先市場佔有率,提高市場影響力。因為這可以在之後的競爭中處於優勢。在被認為供給過剩的中國市場,大眾仍在提高生産能力,在中國的年成産能力計劃提高到500萬輛,比現在提高近90%。大眾希望通過品牌號召力加生産能力,在今後的競爭中用規模效應擊敗對手,在中國市場佔有優勢。
中國汽車市場於2009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截至2014年連續6年維持了首位寶座。2014年的銷量達到2349萬輛,比排在第2位的美國多出700萬輛,佔世界整體的4分之1。不過,儘管中國政府接連採取經濟刺激舉措,經濟減速仍日趨明顯。瑞穗銀行國際營業部調查員湯進認為「市場的潮流已經完全改變」。
在部分企業,降價競爭不斷激化。對於在銷售力和品牌號召力方面處於劣勢的中國車企來説,「10萬~20萬日元的降價將變得理所當然」(日系車企業)。本田旗下中國合資公司高層、廣汽本田總經理水野泰秀表示,「在目前的中國,想要在不降價的情況下賣車,處在相當困難的局面下」。
擔心被全面捲入降價競爭的日本企業為了週到細緻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將加快推進本土化開發。豐田將推出在中國國內開發的混合動力車(HV)「LEVIN」和「卡羅拉」。力爭擴大銷售此前普及緩慢的混合動力。
此外,日産汽車將推出「藍鳥」新型車,在該公司歷史上首次瞄準中國20~30多歲年輕人。從開發的初期階段開始,就採納了中國設計人員的想法。此外,本田針對受年輕人支援的SUV,正在開發中國專用設計車型。此外,計劃把在地方將小規模專賣店和維修基地增加至100處左右,擴大與消費者的接觸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廣州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