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減速還在繼續。10月13日公佈的新車銷售和貿易統計數據均反映出中國的內需增長十分疲弱。這為復甦緩慢的全球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
10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數據顯示,9月份新車銷量同比增長2.1%,達到202萬4800輛,時隔6個月再次轉為增長。由於庫存急劇增加,汽車廠商和各家經銷商紛紛大幅降價,銷量小幅復甦。但是,多家4S店因為過度「降價」出現經營惡化,被迫關閉。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開始進行生産調整,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前景依然嚴峻。
主要面向一般消費者的乘用車銷量增長了3.3%。由於國慶長假,中國的9月和10月被稱為銷售業的「金九銀十」。因此,以德國福斯、美國通用和南韓現代汽車等大型車企為主,各家的促銷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
「最高能便宜8萬元」。在北京的一家大眾4S店,原價20多萬的「途觀(Tiguan)」正在6折促銷。大眾的工作人員卻無奈地表示,「顧客比想像中少很多,促銷的總體效果不是太好」。一汽大眾9月的銷量下滑2.6%,陷入低迷。
中國市場上的通用和現代也推出了大力度的7折優惠,降價促銷引發了「價格戰」的惡性循環,不少4S店資金週轉陷入困難。安徽的汽車銷售公司亞夏汽車於10月12日宣佈,關閉6家虧損店,相當於總店舖數的10%。
雖然汽車市場整體轉為正增長,但是與2014年上半年之前10~20%的增幅相比,當前的增長率處於較低水準。1~9月累計僅增長0.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出的2015全年增長3%的銷量預期已很難達成。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阿部哲也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