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香港遭遇政策之牆
2017/11/20
特斯拉在香港銷量出現銳減。香港政府運輸及房屋局發佈的新車註冊數顯示,2017年1~3月為3697輛,創出歷史新高,而在4~8月的5個月裏,僅為區區6輛。這是因為香港政府大幅縮減了針對純電動汽車的稅收優惠,純電動汽車銷售明顯受稅制影響的實際情況浮出水面。
![]() |
在香港自4月稅制變化以來,特斯拉的新增註冊數急劇減少(香港灣仔的特斯拉展廳) |
香港政府2月宣佈修改此前全額免除純電動汽車購置稅的優惠稅制,4月以後將抵扣額設置了9.75萬港元的上限。
以特斯拉的高檔轎車「Model S」為例,購買新車時的費用總額換算為日元約為1400萬日元,與稅制改變前的約800萬日元相比激增至約1.8倍。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解釋稱,近年來私家車增加,其中選擇純電動汽車的司機也在增加。
5個月僅賣出去6輛
據香港政府的統計,截至9月底的純電動汽車達到1萬1026輛,與2010年底的不足100輛相比大幅增加。雖然純電動汽車佔乘用車整體的比例僅為1.5%左右,但對純電動汽車的需求在持續增加。
香港政府從緩解交通擁堵和保護環境的觀點出發,採取了限制私家車利用的政策。汽車新註冊時徵收的購置稅也將根據車輛本身價格徵收40~115%的高稅率,隨著優惠稅制的縮小,消費者的負擔迅速膨脹。
優惠稅制的修改帶來了「搶搭政策末班車」需求和迅速的反彈性減少。香港運輸及房屋局的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的新車註冊數3月激增至2939輛,而 4、5月為零。6月有4輛,7月有2輛,8月再次為零,看不到復甦的跡象。
![]() |
特斯拉的1~3月全球交貨量約為2.5萬輛。雖然交貨量和註冊數未必相同,但如果單純計算,在香港市場的銷量佔全球的1成以上。特斯拉認為香港市場長期來看仍然樂觀,但目前或將處於嚴峻局面。
特斯拉表示,「(由於香港城市很小)每週充電1次即可,從客戶角度來看,純電動汽車的魅力巨大」。特斯拉在2014年提出了大幅擴充香港基地、將其打造為進軍中國大陸等其他亞洲市場「櫥窗」的方針。
在香港,地鐵和公交等公共交通體系完善,每天90%以上的人會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由於地皮不足,停車位的價格與一室公寓的價格相當,駕駛私家車出行的主要為高收入人群。
香港的投資公司奧立仕控股向源自京都大學的純電動汽車初創企業GLM出資,在香港對純電動汽車的關注度也不斷提高。優惠稅制的縮小對有餘力購買純電動汽車的富裕階層的需求潑下冷水,可能對香港的純電動汽車普及産生巨大影響。
與政府目標自相矛盾
對於香港政府調整純電動汽車優惠稅制的做法已經出現批評聲。9月底,監督行政政策的香港申訴專員公署開始著手調查純電動汽車的扶持政策。調查的原因是,香港政府設定了2020年之前將30%的私家車轉換為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的目標,但是卻並未出台與該目標相匹配的扶持政策。
香港申訴專員公署的劉燕卿表示,政府目標是使香港成為亞洲純電動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城市,但最近出台的政策與其自相矛盾。
香港政府還提出在新建大廈的停車場,按停車位30%的比例配備充電樁,然而實際的設置數截至2016年約為1500處,僅為5年前的2倍左右,跟不上純電動車快速增加的步伐。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10月的施政報告中表示,為制定面向2030年代的氣候變化行動新計劃,將檢證各項溫室氣體減排政策的有效性。在2018年度的稅制改革中是否將再次調整純電動車的稅制優惠政策?不僅特斯拉,整個汽車行業都在密切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香港 粟井康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