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掌握日法汽車聯盟主導權?
2018/11/22
當時的這一協議確認「日産的經營判斷在遭受不當干擾之際,有權撤走對雷諾的出資」。如果日産將雷諾股權增持至25%以上,根據日本的《公司法》,雷諾持有的日産股權的表決權也將消失。也就是説,對日産來説,獲得了對抗法國的唯一「傳家寶刀」。而對於戈恩會長來説,這把寶刀當時也成為了遏製法國政府對其施壓的利器。
然而,在2018年2月風向發生了改變。當時戈恩會長確定自6月起連任雷諾首席執行官(CEO)職務。有分析認為,法國政府當時提出的連任條件是,改變在資本關係上可以取消合作的目前關係,形成即使戈恩會長離任也無法取消的不可逆的關係。
從戴姆勒與克萊斯勒等曾尋求重組的事例來看,這些以經營整合及收購等資本原理而推進的車企跨國重組很多都陷入困難狀況。而其中最為成功的事例就是日産雷諾聯合。以較為寬鬆的資本關係保障聯盟內各企業自主性的做法産生了效果。但也存在更重要的一個側面,那就是作為超凡領袖的戈恩會長一直以其超出資本關係的凝聚力實現的各企業間的聯繫與合作。
這樣的戈恩會長突然喪失了權利,聯盟下各企業的關係也可能因此被動搖。雖然這麼説,但自2014年起,三家企業整合了零部件等的購買、研發·開發、生産等4方面的職能,可以説日法聯盟已經形成了難以「回頭」的關係。法國政府與雷諾、日産與三菱汽車,要找出摻雜著各方不同想法的解決方案似乎並沒那麼容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