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燃氣公司正在開發生産用於燃料電池車的氫氣的設備,並計劃於年內展開銷售。該設備使用的原料為家用燃料的液化石油氣(LPG)。如果將該設備設置於供應氫的設施「加氫站」,將可省去用於運輸氫的專用車輛和儲備罐。作為燃料的氫的供應手段將因此增加,更有望推動燃料電池車普及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建設。
豐田等各車企正積極開發作為新一代環保車的燃料電池車,而日本政府也在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援助。目前採取的是將煉油廠産生的氫進行液化等方式來運輸和供應氫燃料。
在日本國內,幾乎有半數(約2500萬個)家庭將液化石油氣作為家用燃料加以利用,同時部分計程車也使用其作為燃料。如果積極利用城市煤氣設施不完善的地區大量存在的液化石油氣供給網,將易於將加氫站推廣至日本全國。
大阪燃氣將採用自主開發的催化劑利用液化石油氣生産氫氣。産能為每小時300立方米左右,足夠6輛燃料電池車使用。該設備每台的價格為約2億日元。
該公司已於2013年開發了利用城市煤氣生産氫的設備,計劃與此次開發的利用液化石油氣的生産設備一起面向加氫站進行銷售。力爭到2025年度在全國100處設置相關設備。此外,大阪燃氣2015年春季在大阪府茨木市建立了採用該設備的第一個加氫站,還將自主推進氫供給基礎設施建設。
由於利用城市煤氣和儲存罐中存儲的液化石油氣生産氫氣,將省去運輸等所需的費用。有望降低現在相同行駛距離達到汽油近2倍的氫燃料的價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