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液化天然氣全球第2大買家
2018/02/23
中國正在增加液化天然氣(LNG)的進口。2017年比上年增加約5成,達到約3810萬噸,超過南韓的約3760萬噸,首次躍居世界第2位。進口量最大的是日本,為約8360萬噸。但很多觀點認為,中國將在2020年至2030年之間超越日本。如果中國持續對液化天然氣的「爆買」,大型資源企業有可能重新開始設備研發。
中國2011年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為1200萬噸左右,僅為南韓的約3分之1,但在最近6年猛增至3倍。
![]() |
伴隨著「重現藍天」的口號,中國正在加強大氣污染的防治對策。這成為液化天然氣進口猛增的背景。北京、天津、河北與河南等地正在推進工廠鍋爐和火力發電站燃料從煤炭改為天然氣的工作。局部出現了極端行動,造成天然氣短缺。
中國的情況對液化天然氣行情影響巨大。由於中國企業大量採購液化天然氣,亞洲2017年冬季的現貨價格一度出現暴漲。
今後,液化天然氣相關的設備投資有可能再次升溫。在中國,一次能源的約60%依賴於煤炭,天然氣所佔的比率僅為6%。中國政府提出到2030年將天然氣比率提高至15%、煤炭降至49%以下的方針。據中國媒體報道,目前17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將在2030年之前增加至2倍以上。
調查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BNEF)預測稱,從2030年各國的進口量來看,中國有望躍居世界第一。中國從澳大利亞和卡達採購液化天然氣,還對美國阿拉斯加的新開發項目顯示出興趣。
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JOGMEC)的田村康昌認為,「隨著中國等的崛起,到2022年的全球需求將趕上供給能力,比此前預期提前1年」。如果中國的進口增加,資源企業有可能重啟2014年以後因能源行情低迷而縮減的投資。
例子之一是英荷殼牌石油、日本三菱商事和中國石油天然氣參與的加拿大LNG項目。原定2016年的投資決定被推遲,但2017年底重啟了設備製造商的招標。日揮等2個集團正展開訂單爭奪。
此外,中國企業對液化天然氣採購的激增對日本産生的影響也很明顯。這是因為,日本的電力和天然氣公司與資源開發公司簽署的全年1000萬噸以上的2019年至2022年的長期採購合同將相繼到期。目前液化天然氣市場對買方有利,但由於中國的旺盛需求,到2020年前後有可能一下子變為賣方佔據優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京 多部田俊輔、花房良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