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將向歐洲和亞洲出口氫
2020/11/03
俄羅斯將啟動氫的生産和出口。計劃到2035年每年向歐洲和亞洲出口200萬噸,已與川崎重工業等日本企業啟動了對日出口的磋商。不産生二氧化碳的「去碳化」舉措在世界範圍內擴大,在此背景下,能源出口依賴化石燃料的資源大國俄羅斯也不得不推進多樣化。
![]() |
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索羅金向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透露了作為新一代能源而受到關注的氫相關的政府新方針。俄羅斯的氫生産目前僅限於國內的部分工業用,計劃到2024年前首先啟動20萬噸的出口,到2035年增至10倍。這一計劃還納入了最近俄羅斯政府敲定的《2035年前俄羅斯能源戰略》。
索羅金表示,「俄羅斯有著更為巨大的潛力」,提出看法稱如果商業化有了頭緒,將能進一步增加出口量。針對氫的生産方式指出,「計劃涉足全部種類」。
歐盟的歐洲委員會7月發佈了新的氫能戰略,提出了到2030年使「綠色氫」産量達到1000萬噸的目標。日本政府也在2017年敲定了納入氫的生産、技術改革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氫能基本戰略」。中國的氫産量排在世界首位。
國際能源署(IEA)的可持續發展系統(SDS)顯示,世界各産業部門的氫能需求合計2019年為7100萬噸,到2040年將超過1.3億噸,2070年超過5億噸。按發電裝機容量計算,1吉瓦(約一座大型火力發電站)相當於30萬噸氫能。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石川陽平 莫斯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