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撤出煤炭火力發電站建設,轉向再生能源
2020/11/11
受到全球脫碳化趨勢加強影響,東芝將撤出新建煤炭火力發電站的業務。把業務重心轉移至可再生能源,到2022年度向該領域投入1600億日元,這一金額相當於能源部門整體年投資額的約5倍。其他企業也在縮小煤炭火力發電站業務,德國西門子旗下企業也宣佈停止新建。今後應對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將左右企業競爭。
從東芝的煤炭火力發電業務來看,不含中國市場的全球設備交付份額達到11%。除了在各國建設發電站之外,還涉足蒸汽渦輪的製造銷售、維護等服務。其中,針對發電站的建設,東芝將停止接受新訂單。一方面,在國內外已接訂單的約10項工程將持續至完工。
![]() |
東芝 |
東芝的合併營業收入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為3.3898萬億日元。火力和水力發電相關業務佔其中的2225億日元。計劃維持現有的設備維修保養業務、渦輪機生産業務,但火力發電業務的大幅縮小將難以避免。
隨著重視可再生能源普及和環保對策的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的擴大,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煤炭火力發電需求在全球減少。日本政府提出2050年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目標。在美國,拜登表明了同樣的目標。儘管東南亞等地存在煤炭火力發電的需求,但新建項目正在減少,由於與中國企業的競爭,盈利也越來越困難。
今後東芝將增加對海上風力發電的風車和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研發等的投資。該公司可再生能源相關業務的規模2019年度約為1900億日元,到2030年度希望增至約6500億日元。11月還宣佈涉足「虛擬發電站」業務,即從分散在日本全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站統一購買電力,然後進行批發。
在海外的重型發電設備企業中,煤炭火力發電業務也不斷縮小。由德國西門子的電力與天然氣部門剝離而成的西門子能源公司(Siemens Energy)11月10日發佈消息稱,撤出新建煤炭火力發電站的業務。不再參與新增招標,但設備維護和供應更換用零部件的業務仍將維持。今後力爭通過風力發電機、供電設備和天然氣火力發電站實現增長。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Bruch在電話記者會上表示,「將推進轉向可持續增長的業務模式」。
美國通用電氣(GE)也在9月宣佈了撤出新建煤炭火力發電站和設備供給業務的方針。
在重型發電設備企業之中,三菱重工對退出業務持慎重態度。不過,從三菱電力(Mitsubishi Power)來看,煤炭火力發電站的建設訂單增長乏力。與此同時,渦輪機等發電設備的銷售也持續低迷。今後在煤炭火力發電設備的營業收入中,計劃將現在佔4成的維護服務等的比率提高至8成左右。2021年度以後,通過減少招聘和重新安置,把約2萬名員工減少約3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