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環境/能源 > 國際能源署提出2050年前實現脫碳化的路線圖

國際能源署提出2050年前實現脫碳化的路線圖

2021/05/19

PRINT

脫碳經濟

      國際能源署(IEA)5月18日公佈了為到2050年前在全球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路線圖。提出立即停止對化石燃料的新增投資,到2035年停止銷售汽油車新車等內容。國際能源署認為有必要到205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應中所佔的比例提高到約7成,要求各方採取具體的去碳化措施。

  

     

      在2050年前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與應對氣候變化對策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所規定的「將工業革命以來的氣溫上升控制在1.5度以內」的目標一致。由於主要國家相繼宣佈要實現「凈零排放」,為了配合11月在英國將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國際能源署在此之前提出了具體的路線方針。

  

      以典型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例,2020年燃燒燃料及工業工程的排放量為340億噸。對提出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日美歐盟及宣佈到2060年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的中國等各國和地區的目標進行匯總後發現,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00億噸。為了到2050年前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到2030年需要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減少約4成,降至210億噸。

      

西班牙的風力發電設施(資料,REUTERS)

    

      國際能源署主席比羅爾(Birol)發表聲明稱「實現(凈零排放)很難,但可以實現」。要求各國政府採取強有力舉措。

  

      比羅爾還指出需要立刻停止對化石燃料的新增投資,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應中所佔的比例提高到3成,到2050年提高到約7成。將核能所佔的比例增至11%,並使煤炭所佔比例到2050年前比2020年削減9成。

  

      隨著向純電動汽車(EV)轉型及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在2050年前發電量將增至現在的2倍以上。已開發國家需要在2035年之前、全球需要在2040年之前通過引進可再生能源等,將電力部門的排放降為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