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環境/能源 > 日本聯合體制向核聚變初創企業出資

日本聯合體制向核聚變初創企業出資

2023/05/17

PRINT

Kyoto Fusioneering開發的電漿加熱裝置“迴旋振蕩管”

      在作為新一代能源技術的核聚變發電領域,日本政府和企業將組建聯盟。三菱商事、關西電力、政府旗下基金等16家企業將向源自京都大學的初創企業合計出資約100億日元,充實相關設備和技術人員等經營資源,提高技術開發能力。由於燃料可以從海水中提取,因此幾乎取之不盡,作為去碳化的王牌而備受期待。日本將通過這種“舉國體制”參與全球競爭。

 

      出資對象為Kyoto Fusioneering(KF、位於東京千代田區)。由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于2019年成立。在日本國內,作為擁有核聚變相關技術的初創企業中最有實際業績。

 

      除了三井物産、J-POWER和INPEX之外,三菱UFJ銀行、政府旗下基金JIC Venture Growth Investments等16家公司接受了第三方定向增發。預計新增出資合計達到20%左右。

 

      Kyoto Fusioneering在被稱為“迴旋振蕩管(gyrotron)”的電漿加熱裝置領域具有較高技術能力。這是促進核聚變反應的核心裝置,在開發方面領先於世界。由於技術能力受到期待,從英國原子能管理局 (UKAEA)獲得設備訂單。

 

      首先將充分利用籌集的資金,力爭掌握能穩定運轉核聚變反應堆的技術。2024年將在日本國內設置核聚變發電的小規模實驗設備,驗證迴旋振蕩管等裝置能否穩定運轉以及提取熱量等。此外,還將擴大技術人員等的招聘,將規模擴大至約為目前3倍的200~300人。

 

      預計自2020年代後半期開始,實驗反應堆的建設在全球正式啟動,設備需求有望擴大,因此還將討論進一步融資。三菱商事等也將通過出資來積累核聚變經驗。希望推動儘早實用化,在新一代能源領域取得主導權。

 

      核聚變發電的機制是通過原子核之間的融合來獲取能量。不燃燒化石燃料,不産生二氧化碳。作為燃料的重氫(氘)等可從海水中提取。現有核電站産生的高放射性廢棄物不會在核聚變發電中産生,這是其優點,作為成為實現去碳化社會的殺手锏的新一代能源,各國正在加緊開發。

 

      為了到2030年代實現商用化,技術開發正在取得進展。美國能源部2022年12月宣佈,實驗中生成的能量超過了為産生核聚變而投入的能量。

 

      與此同時,企業方面也採取了行動。美國微軟與涉足核聚變發電的美國初創企業Helion Energy簽署了始於2028年的電力購買協議。據稱這是世界上首次簽署核聚變的售電合同。如果企業的支援加速,實用化也有可能提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