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視和個人電腦用途為主的液晶面板的價格出現大幅下滑。中國企業不斷增強設備,加速供貨。一方面,用於家電的液晶面板需求則以新興經濟體為中心表現低迷。作為主力的32英吋液晶面板1年內價格下跌了30%以上,40英吋以上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價格也未止住下跌的腳步。個人電腦用途方面,市場也持續縮小,價格或繼續走低。
電視用途方面,32英吋液晶面板的交易量最大。目前批量供貨價格為每枚60~65美元左右,較上月下滑4%左右。部分交易被認為甚至低於60美元。42英吋的價格則為每枚125美元左右,1年內下跌了約30%。
2014年像素為全高清4倍、以高精細圖像為特點的4K電視的市場不斷擴大。以50英吋以上的大型面板為中心,明顯供不應求,32英吋面板的價格也在1年內上漲了15%以上。不過,進入2015年以後,印度尼西亞等面臨貨幣貶值的新興經濟體在液晶電視等方面的需求出現減少。電視廠商開始加強削減成本。
京東方科技集團(BOE)等中國企業增強液晶製造設備也促使面板價格大幅下滑。據美國調查公司IHS Technology統計,中國大陸廠商的份額2015年為19%,但隨著新工廠陸續啟動到2018年將增至28%。預計屆時將匹敵台灣廠商。
力爭擴大份額的中國大陸廠商目前並沒有減産的跡象。以中國國內市場為中心,估計將與台灣廠商等將持續開展價格戰。由於電視銷量增長乏力,液晶的價格已在夏季以後出現大幅下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