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IT企業的業績復甦走勢陷入停滯。統計19家主要企業的7月銷售額發現,總銷售額同比減少了3.2%,連續9個月出現同比下滑。對美國蘋果供貨比率較高的企業明顯陷入苦戰。此外,來自蘋果將於2016年秋季上市的新款iPhone的需求似乎也很低迷。
19家企業的7月總銷售額為7917億新台幣。2016年1月下降了約15%,之後降幅逐漸縮小,但7月的降幅又比6月擴大了1.5個百分點。14家企業同比下滑,僅3家實現增長。全球最大的電子産品代工企業鴻海精密工業下降6.1%,在以蘋果為主要客戶的9家公司中,8家出現銷售額下降。
銷售額下降20.1%的觸控螢幕製造商宸鴻科技(TPK)總經理鐘依華強調正在通過第一大客戶以外的渠道獲得利潤,暗示出蘋果因銷售下滑,正在加強對供應商的降價壓力。
另一方面,液晶面板相關領域出現觸底跡象。因與中國大陸企業的價格競爭而陷入苦戰的友達光電(AUO)銷售額下降2%,時隔15個月擺脫2位數降幅。
聯發科技銷售額增長38.5%。在中國和新興國家,中低價智慧手機的半導體需求正在增加。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的銷售額下降5.6%,時隔3個月出現下滑。但很多觀點認為,台積電訂單情況良好,目前正在恢復以往勢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北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