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夏普的戴式改革(4)能否堅守創業精神?

夏普的戴式改革(4)能否堅守創業精神?

2016/12/30

PRINT

  在日本大阪堺市的夏普總部一樓,矗立著創始人早川德次的銅像。新任社長戴正吳(65歲)每天上班時都會向銅像行禮,因為他相信「只有尋回創業精神才能復活」。

 

夏普創始人早川讓創新文化紮根夏普

  夏普曾經開發出計算機和液晶屏等多個世界首創的産品。對於將創新技術的挑戰精神札根於夏普、使其飛速發展為全球性企業的早川德次,戴正吳十分敬重。他將重生的夏普的關鍵詞定為「Be Original」,意為回歸原點。這句話與機器人型手機「RoBoHoN」一起出現在夏普最近的廣告中。

  早川之後的經營者也一直鼓勵一線員工「勇於試錯」。夏普為了將光伏電池和液晶商業化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不過,這種文化在戴正吳的結構改革中可能會發生變化。在8月底的組織改革中,戴正吳強烈要求將研發部門改為業務本部,以確保收益。夏普內部還傳言説,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董事長郭台銘(66歲)視察夏普工廠時,曾問技術人員,這項技術3年內能盈利嗎?

  戴正吳最近反覆表示,夏普的目標是蘋果。他認為利用夏普的創意和開發能力,再加上鴻海的製造技術,能夠催生出全球暢銷的商品。夏普10月份購回了在2015年出售的原總部所在地之一的田邊大廈。這樣做既是為了將夏普的「第二創業之地」作為研究基地再次利用,也是為了鼓舞技術人員的士氣。不過,面對「鴻海式」經營的夏普員工透露説,「一線的士氣也很低落」。

  夏普的員工卡上印著反映了早川創業精神的經營理念,「我們並不一味追求規模,而是以誠意和獨有的技術,為全世界的文化和福利提高做貢獻」。雖然戴正吳也經常提到夏普的「誠意和創意」的經營信條,但實際的經營似乎沒有體現出這種理念。

  夏普的某位中層管理人員抱怨説:「如果變成只是對鴻海言聽計從的‘鴻海日本法人’,夏普不就失去存在意義了嗎?」夏普是在鴻海集團旗下繼續保持獨創性,還是會變成鴻海的一個齒輪?關鍵取決於夏普員工的自豪感和戴正吳的度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飯山順、井澤真志、香月夏子、岡田江美、伊原健作、吳詠航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2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33
投票總數: 4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