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逆勢復甦背後的深謀遠慮
2017/03/10
![]() |
近4個月來上漲近30%的股價也證明了蘋果的復甦。2017年1月著名投資家華倫·巴菲特增持了蘋果股票。據説巴菲特問自己的曾孫們為什麼非要用iPhone,得到的回答是,「蘋果産品的消費者穩定性高。是有用的産品」。蘋果總市值高居全球榜首,約為83萬億日元,達到豐田汽車的4倍。
秋季的新款機型是否值得期待?
今年秋季的新機型除了兩款採用液晶面板的機型外,蘋果還將追加採用5.8英吋有機EL面板的iPhone新産品。通過增加人氣較高的大螢幕産品,打算進一步提高最近接近700美元、比3年前上漲了10%的平均價格。
但蘋果的經營環境並不能説到了十全十美的地步。作為收益支柱的中國市場減速,而且在歐洲被指逃稅等,蘋果與各國當局的關係並不好。今年上半年為新機型上市前的半年,預計消費者在新款機型上市前會容易持觀望態度。
不過,每年出貨2億多部的iPhone有大量的換機預備軍。推動需求擴大的也不只是創新性。重視一定程度的功能提高和不變的易用性之間的平衡,自然而然地促使客戶換機——蘋果的這種深謀遠慮將在成熟市場上凸顯成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兼松雄一郎、細川幸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