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CPU安全漏洞問題持續發酵
2018/01/05
英國技術媒體《The Register》1月2日晚間報導稱,英特爾製造的中央處理器(CPU)存在設計缺陷。CPU相當於所有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的「大腦」,其安全問題産生的影響正在擴大。
![]() |
英特爾 |
由於CPU是IT(資訊技術)設備的核心零部件,很多意見指出潛在風險十分嚴重,存在資訊被讀取的可能性。美國英特爾和谷歌等正加速應對。
英特爾1月3日反駁了報道內容,解釋稱「這並非特定CPU的設計缺陷或瑕疵,而是包括AMD、ARM控股、(微軟等)作業系統企業等在內、整個IT行業正在採取對策的問題」。隨後各家企業也相繼宣佈了應對措施。
據英特爾等表示,谷歌的研究團隊幾個月前就已發現CPU的安全性問題。
問題的根源在於CPU的高速處理機制,目前眾多廠商均採用這一機制,如果發生惡意攻擊,可能導致本應難以訪問的機密資訊被讀取。
![]() |
英特爾副總裁史蒂夫·史密斯1月3日舉行電話記者會,其表示(駭客等)無法篡改和破壞記憶體內的數據。
谷歌3日發佈部落格稱,「這種漏洞將對AMD、ARM控股、英特爾等眾多的CPU及在其之上運作的作業系統産生影響」。
一方面,目前尚未確認到有設備因此次的CPU安全問題遭到攻擊。但本次的問題被指影響範圍廣大。據推測,過去10多年間出貨的CPU均存在安全隱患,總數可達數十億個。
從個人電腦到智慧手機、數據中心等、CPU安全問題有可能對眾多IT設備産生影響。此前IT行業擔憂的安全問題多為類似「無意間打開了郵件的附件」、或者涉及特定軟體。而此次,不管是谷歌的Chrome作業系統還是微軟的Windows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微軟發表聲明稱,「截至目前尚未發現有設備遭到攻擊。將與半導體廠商合作,推進雲服務對策和升級Windows系統補丁」。
谷歌表示,更新了最新安全補丁的安卓終端已受到保護。ARM控股解釋稱,「將向合作的半導體廠商提供資訊,敦促相關方在晶片受到影響時在軟體方面採取對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浩實 矽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