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夏普借助鴻海優勢為PC業務佈局

夏普借助鴻海優勢為PC業務佈局

2018/06/06

PRINT

       在進入台灣鴻海精密工業旗下即將於20188月滿兩年之際,夏普推出了增長戰略。65日,夏普正式宣佈收購東芝的個人電腦業務。今後將在運用日本品牌的同時,依靠鴻海的生産能力進行支撐。如果dynabook這一曾居全球首位的品牌能在鴻海夏普旗下復甦,將成為日本機電産業重生的典範。

 

       夏普于2010年撤出了通過「Mebius」品牌開展的個人電腦業務。此次則宣佈在10月之前以40億日元收購東芝子公司80.1%的股份。夏普將再次開展個人電腦業務,並接手東芝總公司在中國杭州的個人電腦工廠及在歐美等海外的相關業務。

 

東芝dynabook筆記型電腦

 

       提起東芝的個人電腦業務,就會想到「dynabook」品牌。東芝在1985年推出全球首款筆記型電腦,一度位居全球首位。但到了2017年度,銷售額僅為1673億日元,營業虧損達到96億日元。

 

       夏普收購後將保留dynabook品牌,借助鴻海壓倒性的零部件採購能力和生産能力來實現盈利。鴻海作為生産iPhone的全球最大電子産品代工服務商而聞名。鴻海還收購了美國戴爾和惠普(HP)的IT(資訊技術)設備生産基地,通過代工業務不斷擴大經營規模。

 

       據悉如今鴻海生産著全球一半以上的伺服器,憑藉這一規模優勢,能夠比其他公司更低價地採購器件。此外,鴻海長期承受著客戶嚴格的成本要求,磨練出了高效的生産技術。鴻海計劃運用將「SHARP」和「dynabook」這兩個知名品牌擴張到全球的生産網路來實現盈利。

 

       此前已經有過先例,就是拉動夏普復活的液晶電視。通過利用鴻海的銷售網路在中國擴大銷售等舉措,夏普2017年度的液晶電視銷量超過1000萬台,較2016年度翻了一番。夏普TV系統事業本部長喜多村和洋表示,在激烈的價格競爭中,夏普液晶電視「已經在全世界所有地區確保盈利」。

 

       夏普65日宣佈以公募增發為核心,籌集最多2000億日元資金。該公司將購回在經營低迷時期由銀行持有的優先股。夏普在2015年以債務轉換的形式,向瑞穗和三菱UFJ兩家大型銀行發行了合計2000億日元的優先股。如果能實現財務正常化,也將更容易籌集未來的增長資金。增資消息發出後,夏普股價由於對股權稀釋的擔憂而一度下跌1成多,但到收盤時股價已經回升。

 

       日本機電廠商很難與崛起的其他亞洲企業在成本上展開競爭。或許可以將生産委託出去、重點集中到高端領域,從而使品牌再創輝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