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機陷入看不到未來的囧地
2019/10/07
針對今後,熟悉中國智慧手機行業的分析師指出,「在中國,只有國産的低價格品牌、華為和美國蘋果等高功能品牌得到支援,三星奪回份額的可能性很小」。
三星在此前寄予厚望的印度市場也在逐步喪失市佔率。2018年受到小米的攻勢影響,終於拱手讓出了首位寶座。當地品牌的低價智慧手機也在迅速追趕。這種情況與中國相同,前景籠罩烏雲。
因在擁有巨大人口的中國和印度下滑産生負面影響,2018年三星的世界供貨量的份額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降至20.8%。雖然勉強維持了世界首位寶座,但與排在第2位的蘋果的差距縮小至5.9個百分點,2017年相差7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迅速縮小。供貨量也比2017年減少8%,降至2億9200萬部。
![]() |
中國廣州的三星專賣店(10月3日) |
三星此前曾經表示「我們的競爭對手是蘋果」,一直提高品牌號召力,推進高端路線。不過,隨著智慧手機功能的成熟化,向消費者彰顯新技術日趨困難。尤其是與之競爭的中國企業採用相同的作業系統(OS)「安卓」,與擁有自主作業系統的蘋果相比,與其他企業的差異化難以凸顯,這産生了明顯影響。在缺乏應對舉措的情況下,最近數年來不斷喪失市佔率。
新産品也出師不利
2019年春季為了打開局面,三星終於發佈了作為可折疊的最高端智慧手機推出的新産品「Galaxy Fold」,但因發生故障,上演了將上市時間推遲半年的失態。勉強於9月上市,但現階段産量有限。不僅未能成為東山再起的推動力,品牌也受到傷害。
由於最近6年在中國的失速,三星智慧手機業務的2018財年(截至2018年12月)的營業利潤降至1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0億元),比2013財年減少約6成。此外,主力的半導體業務也同樣。在過去2年左右,美國大型IT(資訊化技術)企業為了在戰略性上推進各種數據收集,加快了數據中心的擴建,成為其核心零部件的半導體記憶體的需求出現激增。由於這種特殊需求,2018財年的營業利潤達到58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480億元),創出歷史新高,但特殊需求已消失,2019年減少6成。
再加上日韓的出口管制問題,如今的三星似乎陷入看不到未來的境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細川幸太郎 首爾、川上尚志 廣州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