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三

  • 0409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夏普研究(上)「鴻海方式」迎來極限

夏普研究(上)「鴻海方式」迎來極限

2020/04/03

PRINT

 

  停滯感還體現在數字上。據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WIPO)統計,2018年夏普的專利申請數量為1132件。與2012年的2001件相比減少至一半多的水準。作為未來增長引擎的技術種子正在逐漸減少。

  

   

  戴正吳希望將夏普打造為什麼樣的企業呢?在2018年的股東大會上,戴正吳表示,夏普已經不是一家液晶面板企業,而是一家品牌企業。其參照的是美國蘋果。鴻海通過代工生産iPhone等産品,近距離目睹了蘋果以自主技術和品牌為武器迅速發展的過程。

  

  就算比不上蘋果,但戴正吳等人認為,夏普有技術也有品牌。因為經營者的問題,才陷入破産危機,但如果採取全球最大電子産品代工企業(EMS)鴻海的高效經營方式,則能夠實現重建。

 

  實際上夏普的現狀是度過了危機,但後勁不足。在未能培育出新業務的背景下,為了獲得利潤只能繼續削減成本,結果陷入連培育「新業務萌芽」的研究開發費也壓縮的惡性循環。

 

  關於被夏普定義為增長領域的8K業務,戴正吳強調,最近3年投入了超過150億日元的資金。但是,8K的技術實力並非一朝一夕能獲得。夏普的8K技術很大程度是得益於與南韓三星電子等全球大型企業競爭,從10年前開始就在穩步積累相關專利。如果稍微放鬆,很可能馬上被甩在身後。

 

  戴正吳和普通員工一樣住在簡單的宿舍裏,其奉獻姿態獲得了老員工的尊敬。但是,最近也有聲音指出「(戴正吳)沒有培育10年後業務種子的想法」。夏普能夠朝著戴正吳提出的「百年大企業」的目標向下一個階段推進經營嗎?夏普和戴正吳的手腕將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元、伊原健作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1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8
投票總數: 3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