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日立換社長,加速全球化轉型

日立換社長,加速全球化轉型

2021/05/13

PRINT

日本企業研究

  日立製作所5月12日發佈消息稱,副社長小島啟二(64歲)將於6月23日出任社長兼首席運營官(COO)。現任社長東原敏昭(66歲)出任具有代表權的會長兼首席執行官(CEO)。起用研發和業務重組等經驗豐富的小島出任社長,將使日立的經營體制順利過渡。

   

   小島是研究人員出身。構建了使日立通過2016年推出的物聯網平臺「Lumada」盈利的機制,讓數據業務走上軌道。

  

小島啟二(5月12日)

         

  日立約7年來首次更換社長。該公司長期推進的業務結構改革基本完成,轉變為以IT為中心的企業。日立正在以花費約1萬億日元收購的美國IT企業為核心進一步推進業務全球化,在此背景下,把社長的職位交給了研發和結構改革經驗豐富的小島。

   

  在5月12日的線上記者會上,小島帶著沉穩的語氣表明決心説:「我會盡全力推動日立成為社會創新業務的全球領導者。能在全世界參與競爭的資産已經齊備」。

    

  小島主導了日立自主的物聯網平臺「Lumada」的建立。目前Lumada成為營業收入超過1萬億日元、營業利潤率超過10%的核心業務。

   

  日立以雷曼危機後的2008財年(截至2009年3月)出現7873億日元鉅額最終虧損為契機,一直推進結構改革,轉向「能在全球參與競爭的模式」(東原敏昭)。

   

  出售日立工機、日立化成等與IT的親和性低的業務,同時把開展檢測儀器業務的日立高新技術(Hitachi High-Tech)等變為全資子公司。一直以IT業務為中心,推進向持續收費型業務轉型。

   

  日立2021財年的合併業績預期(國際會計準則)顯示,預計營業利潤為同比增長5成的7400億日元,結構轉型推動了盈利能力的提高。

        

  不過,日立仍未從綜合電子機械企業完全變為全球化的IT企業。與Lumada相關的IT業務的2020財年營業收入達到2.0487萬億日元。雖然佔日立合併營業收入的約4分之1,但主要客戶是日本國內的金融機構和行政機關。這一業務的日本國內營業收入比率佔到7成,拓展海外市場成為課題。

    

  東原表示,「希望(小島)擔負提升收購企業和現有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推動全球化等職責」。接過經營接力棒的小島表示,「以自己的力量實現增長很重要」。

   

  小島啟二

  1982年(昭和57年)畢業於京都大學研究所,進入日立製作所。2012年出任常務董事,2018年出任副社長。東京都出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