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蘋果和英特爾率先採用台積電3奈米技術

蘋果和英特爾率先採用台積電3奈米技術

2021/07/07

PRINT

半導體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近日獲悉,美國蘋果和英特爾正在測試台積電新一代製程技術,兩家美國企業將成為台積電3奈米技術最早採用的客戶群。

 

據介紹,台積電3奈米晶片與現在最尖端的5奈米晶片相比,運算性能提高10~15%

 

      這顯示當美國政府正積極主導增加本土半導體製造時,台積電的技術領先能力使其依然在美國公司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電路線寬越細,半導體的性能越高,但製造的難度和成本也將提高。根據台積電之前指出,其3奈米晶片與現在最尖端的5奈米晶片相比,運算性能提高10~15%,耗電量則可以降低25~30%。

 

      根據多位消息人士指出,蘋果與英特爾都在測試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最快晶片産出時間將落在明年下半年至後年初。首先搭載3奈米製程的蘋果産品將是iPad, 至於明年上市的iPhone由於量産日程的原因,將採用5奈米和3奈米之間的4奈米技術。

 

      據了解,英特爾則至少開了兩個以上的3奈米案子,包括個人電腦及數據中心的中央處理器。英特爾在過去數年由於自身半導體製程生産的延宕,被競爭對手包括美國超微半導體公司(AMD)及英偉達 (Nvidia) 奪走市佔率。産業人士表示,英特爾比競爭對手率先採用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在技術領先上或許可以收復失去的市場佔有率,同時為自身爭取時間來重新成為晶圓製造技術的領先者。英特爾的CEO曾表示他的公司跟台積電的關係就是既競爭又合作。

  

      對於自主設計和製造的英特爾來説,與台積電的合作將發揮在自研走上軌道之前的過渡作用。英特爾目前自主製造的7奈米晶片量産時間推遲至2023年,落後於台積電和南韓三星電子。採用10奈米技術的最新伺服器CPU的量産時程則從2021年底推遲至2022年第二季度。

 

      英特爾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時表示,在其2023年的産品規劃當中,確實與台積電有合作産出的CPU産品,但並未提及用何種製造技術。台積電則表示不會就個別客戶的計劃置評,蘋果並未回復置評要求。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黎子荷 鄭婷方 台北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