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日本開發出能夠再現自然聲音的人工喉

日本開發出能夠再現自然聲音的人工喉

2022/02/21

PRINT

  東京大學研究生竹內雅樹等人開發出了可穿戴式電子人工喉(助講器)。這款人工喉運用了人工智慧(AI)技術,適用於因疾病等摘除聲帶而無法説話的人。只需動動嘴就能生成接近於本人聲音的語音。今後還計劃增加通過嘴角動作來開關電源的功能,以及可再現抑揚頓挫語調的功能。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實用化。

 

  這款人工喉的名稱為「Syrinx」,通過由竹內雅樹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項目開發而成。

     

「Syrinx」人工喉(圖片由東京大學提供)

       

  電子人工喉是幫助因喉癌等原因摘除聲帶的人發聲説話的裝置。單手可以握住的圓柱形産品較為普及。原理是把人工喉的振動頂端部位放在喉嚨位置,通過舌頭和嘴的動作來發聲。人工喉發出的聲音缺乏生命力,與人類的自然説話聲不同。竹內雅樹表示,「日本生産的人工喉的基本樣式約20年來沒有改變過」。

       

  該項目大力開發了能夠再現「喉原音」的技術,喉原音可反映出每位使用者的特點,是聲音的基礎。研究人員使用人工喉用戶聲音的錄音數據,用AI分析出聲音以什麼高度和多大的強度發出,並製作出反映此人聲音特徵的振動聲,成為用戶的喉原音。   

  

「Syrinx」人工喉,左上為最新型

     

  另外,為了能夠再現各種不同的聲音,還在人工喉中嵌入了兩個振盪器。

      

  竹內雅樹等人還潛心研究了使用方法。採用以頸帶纏繞在脖子上的設計,提升了易用性。以往的電子人工喉「存在用戶不方便在人前使用的情況」(竹內)。

    

  但要實現自然的聲音,還需要解決兩個課題。一個是振動聲容易洩露出去。最理想的情況是只從喉嚨裏發出振動聲,但人工喉和脖頸之間會有振動聲洩露出來,變成噪音傳播出去。另一個課題是聲音缺少抑揚頓挫,語音過於單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