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面板企業內鬥讓中國崛起
2022/06/23
京東方2021年開始正式向美國蘋果供應面板,中韓兩國的技術差距已經縮小。京東方2022年提出了使智慧手機面板供貨量比上年增加約7成的目標。正考慮在四川成都建設新工廠。此外,中國家電大型企業TCL集團旗下的華星光電(CSOT)也決定在湖北省武漢市擴建OLED工廠的生産線。
回顧OLED面板的歷史,1997年日本先鋒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商品化,2007年索尼推出採用這種面板的電視。但是,隨後日本電子企業相繼撤退,OLED的主導權轉移至南韓企業。
顯示器專業調查公司美國DSCC統計顯示,從2021年的全球市佔率來看,三星為59.3%,LG螢幕公司佔23.0%,而京東方以8.7%排在第3位。中國企業的份額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正在逐步提高存在感。
![]() |
在液晶面板領域,以京東方為代表,中國大陸企業掌握近5成份額,明顯超過分別佔約2成的南韓和台灣。借助補貼政策,中國不到10年時間就掌握了最大份額,南韓面板行業感到警惕,認為在OLED面板領域,「也有可能重蹈液晶面板的覆轍」。
此外,也出現南韓2家企業為了甩開中國企業的追趕而合作的趨勢。由於OLED的技術標準的差異,三星面向電視的開發進展緩慢,已啟動從LG螢幕公司採購面板的談判。
不過,雖然2022年1月兩家企業高管承認啟動談判,但並未達成協定。多家供應商表示,「未能就採購價格達成妥協,處於談判中斷的狀態」。還有觀點認為,兩家企業的爭端成為禍根,妨礙了相互妥協。
液晶面板的主角從日本轉為南韓和台灣,然後變為中國大陸。即使是在OLED面板領域,南韓企業也喪失競爭力,很多專家認為如果中國企業的崛起繼續,「接下來將是半導體」。半導體正在成為中美對立和經濟安全的焦點,因此半導體行業也在關注圍繞OLED的中韓主導權之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