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眾兩院均通過半導體法案,吸引工廠落戶
2022/08/01
美國支援半導體國産化的補貼法案在推遲1年後通過。目的是在「台灣有事」風險越來越高的背景下,降低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的依賴。美國過去重視成本,一直遠離半導體生産。要想在美國國內重新建立半導體生産基礎,課題堆積如山。
美國國會眾議院7月28日以多數贊成通過了對半導體補貼527億美元的法案。法案已經在參議院獲批,將在美國總統拜登署名後成立。
![]() |
台積電的半導體工廠(圖片由台積電提供) |
該法案的核心是從2022會計年度(2021年10月~2022年9月)起,5年內投資390億美元,吸引半導體工廠在美國落戶。預計將提供給已宣佈在美國建設新工廠的英特爾、台積電、三星電子。
在半導體工廠招商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美國也終於開始提供補貼。日本已建立約6000億日元基金,決定補貼給台積電的熊本工廠等。雖然之前美國在2021年夏季通過法案的可能性很大,但執政黨與在野黨的審議遇到困難,拖延了時間。
美國一直重視市場的自由競爭。之所以改變政策,用國家經費支援特定企業,是因為「執政黨和在野黨普遍認識到半導體依賴台灣是危險的,必須在美國生産」(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
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統計,2020年美國生産的半導體佔全球12%,比30年前下降了25個百分點。台灣、南韓分別佔2成,其次是日本和中國大陸佔15%。
按10年期的建設費和運營費來比較,在美國生産半導體的成本比台灣和南韓高3成。雖然可能扭曲市場的補貼會招致批判,但補貼的多少將左右競爭力。美國總統拜登期待稱,「(提供補貼)有助於降低對外國的依賴,可以強化安全保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